羽毛零落叹冥鸿,十载乾坤吾道穷。
徒使少年讥贾谊,每于高隐羡庞公。
浮名满眼矜巴曲,大雅何人问国风。
可识江河流万古,后先十子记嘉隆。
羽毛零落叹冥鸿,十载乾坤吾道穷。
徒使少年讥贾谊,每于高隐羡庞公。
浮名满眼矜巴曲,大雅何人问国风。
可识江河流万古,后先十子记嘉隆。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个人命运与社会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感慨。首联“羽毛零落叹冥鸿,十载乾坤吾道穷”以“冥鸿”比喻自己,感叹在广阔天地中,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仿佛无法跨越,十年的光阴过去,自己的道路似乎陷入困境。颔联“徒使少年讥贾谊,每于高隐羡庞公”运用了贾谊和庞公这两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贾谊因直言进谏而遭贬谪,庞公则选择了隐居生活。诗人一方面可能因为自己的处境而被年轻一代所讽刺,另一方面却对隐士的生活心生羡慕,反映了内心的复杂情感。
颈联“浮名满眼矜巴曲,大雅何人问国风”揭示了社会风气的浮躁与功利,人们追逐虚名,忽视了真正的文化价值,如《国风》这样的经典作品。诗人对此表示了深深的忧虑。尾联“可识江河流万古,后先十子记嘉隆”以自然界的永恒(江河)与时间的流逝为背景,表达了对历史传承与个人成就的思考,暗示着尽管个人的际遇可能短暂或平凡,但历史的长河会记住那些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引用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于个人命运、社会现实以及文化价值的深刻反思,体现了清代文人的忧国忧民情怀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