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趁鄜州过湖城县武帝望思台在焉》
《趁鄜州过湖城县武帝望思台在焉》全文
金 / 朱自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寒骨千年饮恨埋,馀哀空寄望思台。

纵令曲沃精魂见,宁与商山羽翼来。

赵虏典刑何足正,周公画像可怜开。

忍心本自穷兵起,巫蛊焉能作祸胎。

(0)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深刻反思与感慨。首句“寒骨千年饮恨埋”,以“寒骨”形容历史人物的遗骸,暗示其悲惨命运,历经千年仍含恨长眠,流露出对历史悲剧的深切同情。接着,“馀哀空寄望思台”一句,通过“望思台”这一特定地点,寄托了对逝者的哀思,同时也暗含着对历史记忆的怀念与追忆。

“纵令曲沃精魂见,宁与商山羽翼来。”这两句运用了典故,曲沃与商山分别代表不同的历史背景和人物,诗人在此表达了一种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即即便历史中的英雄或贤士能够再现,也未必能改变历史的走向。这种思考体现了对历史宿命论的探讨。

“赵虏典刑何足正,周公画像可怜开。”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历史公正性的质疑,将赵虏(赵国俘虏)的典刑与周公的形象对比,指出历史上的正义与不公往往难以平衡,周公的画像虽美,却无法真正代表历史的公正。

最后,“忍心本自穷兵起,巫蛊焉能作祸胎。”这两句揭示了战争与冤案的根源,认为是人性的残忍与偏执导致了这些悲剧的发生,而并非外在的巫术或诅咒。这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反思,也是对人性本质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性以及社会公正的深刻思考,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富有哲理意味。

作者介绍

朱自牧
朝代:金   籍贯:棣州厌次

朱自牧[约公元一一五五年前后在世]字好谦,棣州厌次人。生卒年均不详,约金海陵王贞元末前后在世。皇统中进士。
猜你喜欢

菩萨蛮·芭蕉叶上秋风碧

芭蕉叶上秋风碧。
晚来小雨流苏湿。
新窨木樨沈。
香迟斗帐深。
无人同向夕。
还是愁成忆。
忆昔结同心。
鸳鸯何处寻。

(0)

菩萨蛮·老人谙尽人间苦

老人谙尽人间苦。
近来恰似心头悟。
九九是重阳。
重阳菊散芳。
出门何处去。
对面谁相语。
枕臂卧南窗。
铜炉柏子香。

(0)

菩萨蛮·乡关散尽当年客

乡关散尽当年客。
春风寂寞花无色。
长日掩重门。
江山眼外昏。
画图高挂壁。
嵩少参差碧。
想见卧云人。
松黄落洞门。

(0)

菩萨蛮·风流才子倾城色

风流才子倾城色。
红缨翠幰长安陌。
夜饮小平康。
暖生银字簧。
持杯留上客。
私语眉峰侧。
半冷水沈香。
罗帷宫漏长。

(0)

菩萨蛮·芙蓉红落秋风急

芙蓉红落秋风急。
夜寒纸帐霜华湿。
枕畔木瓜香。
晓来清兴长。
轻舟青箬笠。
短棹溪光碧。
去觅谢三郎。
芦花何处藏。

(0)

西江月·澹澹薰风庭院

淡淡薰风庭院,青青过雨园林。
铜驼陌上旧莺声。
今日江边重听。
落帽酒中有趣,题桥琴里无心。
香残沈水缕烟轻。
花影阑干人静。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