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古阴崖雪未融,万年松老质如桐。
缑山鹤憩留仙迹,底柱峰高念禹功。
日月双悬窥孔隙,楼台倒影现虚空。
浮梁铁索天门陡,凡骨难禁绝顶风。
太古阴崖雪未融,万年松老质如桐。
缑山鹤憩留仙迹,底柱峰高念禹功。
日月双悬窥孔隙,楼台倒影现虚空。
浮梁铁索天门陡,凡骨难禁绝顶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老的山川景象,以神话传说为背景,展现了自然与历史的融合。首句“太古阴崖雪未融”暗示了高山之巅的严寒与岁月的沧桑,而“万年松老质如桐”则刻画了松树历经风雨依然坚韧的形象,象征着长寿与不屈。
“缑山鹤憩留仙迹”引用了缑山鹤的典故,增添了神秘与超凡的色彩,暗示着此处曾有仙人活动的踪迹。“底柱峰高念禹功”则将视线转向现实,诗人借底柱峰赞美大禹治水的丰功伟绩,体现了对古代英雄的敬仰。
“日月双悬窥孔隙”描绘了奇特的日月景象,可能是透过山峰缝隙所见,给人以壮丽而神秘的感觉。“楼台倒影现虚空”则通过楼台倒影在空中的幻象,展现出空间的深远和静谧。
最后一句“浮梁铁索天门陡,凡骨难禁绝顶风”描绘了险峻的山路和强烈的山顶风,暗示了攀登的艰难,同时也寓言了人生的挑战和修行者的坚韧。
整体来看,彭凤高的这首诗以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敬畏,以及对历史人物的崇敬,展现了清诗的意境之美。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