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世固轻士,弃捐湘之湄。
阳光竟四溟,敲石安所施。
铩羽集枯干,低昂互鸣悲。
朔云吐风寒,寂历穷秋时。
君子尚容与,小人守兢危。
惨凄日相视,离忧坐自滋。
樽酒聊可酌,放歌谅徒为。
惜无协律者,窈眇弦吾诗。
理世固轻士,弃捐湘之湄。
阳光竟四溟,敲石安所施。
铩羽集枯干,低昂互鸣悲。
朔云吐风寒,寂历穷秋时。
君子尚容与,小人守兢危。
惨凄日相视,离忧坐自滋。
樽酒聊可酌,放歌谅徒为。
惜无协律者,窈眇弦吾诗。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在自然中的孤独与悲凉情怀。开篇“理世固轻士,弃捐湘之湄”表明诗人对世事的淡然态度和对物欲的摒弃,选择了隐逸生活。接着,“阳光竞四溟,敲石安所施”写出了诗人面对广阔自然景观时内心的宁静与放松。
“铩羽集枯干,低昂互鸣悲”则通过鸟儿栖息在枯枝上的情景,传达出一种萧索孤寂之感。紧接着,“朔云吐风寒,寂历穷秋时”更增添了一份秋天的肃杀与寥廓。
诗中还表现了诗人对君子与小人的区别态度:“君子尚容与,小人守兢危。”这反映出诗人对于品格高尚者的宽容和对那些只知自保之辈的批评。
“惨悽日相视,离忧坐自滋”则是诗人的内心独白,表达了他面对友人的别离时的哀愁与孤独。最后,“尊酒聊可酌,放歌谅徒为。惜无协律者,窈眇弦吾诗”显示了诗人在寂寞中以饮酒和吟唱来排解心中的忧虑,但又感到缺少能够理解他、与之共同享受这份艺术愉悦的人。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出诗人淡泊名利、隐逸山林的生活态度,以及他内心深处的孤独感和对理想知音的渴望。
敦伦开野臾,勤学劝生儒。
列爵虽殊分,同仁本一途。
云泥如有隔,水火岂相资。
饮露知蝉洁,观颜觉鉴虚。
潜光同隐豹,出宰必悬鱼。
适国无先后,梯云有卷舒。
天文回北极,水势赴东都。
定策参耆宿,轮忠奉简书。
弥重勋业懋,开国负称孤。
魏母咸亨奉敕文,府兵云众成营屯。
屹然一镇云霄末,渐尔群言花柳春。
男生女长通蕃息,五十八氏交为婚。
火田黄稻俱甘旨,纲水金鱼洽醉醺。
寇戎不测纷如雪,甲胄何时不出门。
夜祀天皇弘德泽,日将山獠化缟民。
一声谯鼓月初出,戍楼西北望皇阍。
四面青山是四邻,烟霞成伴草成茵。
年年洞口桃花发,不记曾经迷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