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门犹闭晓钟疏,马首回瞻月影馀。
石窦煖时藏促织,冰澌融处立舂锄。
田家久歉晨炊晏,山县恒阴日晷徐。
我仆莫辞驱策倦,江湖何地足宁居。
衡门犹闭晓钟疏,马首回瞻月影馀。
石窦煖时藏促织,冰澌融处立舂锄。
田家久歉晨炊晏,山县恒阴日晷徐。
我仆莫辞驱策倦,江湖何地足宁居。
这首《云阳晓行》描绘了清晨云阳小镇的宁静与生机。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乡村晨景图。
首句“衡门犹闭晓钟疏”,开门见山,点明时间与地点。衡门,指的是简陋的门户,暗示这是一个偏远或朴素的村落。晓钟疏,清晨的钟声稀疏,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这一句便将读者引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
接着,“马首回瞻月影馀”,诗人骑马前行,回望天空中残存的月光,月影与马首相对,形成了一幅动态的画面,既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也暗示了旅程的开始。月影的余晖,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柔和与神秘。
“石窦煖时藏促织,冰澌融处立舂锄。”这两句则转向对自然景象的描写。石窦,指岩石间的洞穴,这里藏匿着冬日里最后的寒虫——促织,它们在温暖的石窦中度过寒冷的季节。冰澌融处,冰块融化的地方,农人已开始准备春耕,立舂锄,预示着新一年的劳作即将开始。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冬去春来的自然更替,以及农民对新生活的期待和准备。
“田家久歉晨炊晏,山县恒阴日晷徐。”这两句转而关注田间生活。久歉,长期歉收,反映了农民生活的艰辛。晨炊晏,早晨的炊烟迟迟不见升起,暗示了农民因粮食短缺而推迟了早上的劳作。山县恒阴,山城常年阴雨,日晷徐,太阳缓慢升起,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恶劣。这两句通过描述农民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他们的同情与关怀。
最后,“我仆莫辞驱策倦,江湖何地足宁居。”诗人自问自答,表达了自己的情感。我仆莫辞驱策倦,意为即使仆人感到疲惫,也不应放弃前行,体现了对旅途的坚持。江湖何地足宁居,则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但又意识到在动荡的世事中,真正的安宁难寻。这句话既是对自身心境的反思,也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感慨。
综上所述,《云阳晓行》不仅描绘了清晨乡村的宁静与生机,还蕴含了对农民生活的同情、对自然更替的感悟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细腻的观察与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独特见解。
昔游未远,记湘皋闻瑟,沣浦捐褋。
因觅孤山林处士,来踏梅根残雪。
獠女供花,伧儿行酒,卧看青门辙。
一丘吾老,可怜情事空切。
曾见海作桑田,仙人云表,笑汝真痴绝。
说与依依王谢燕,应有凉风时节。
越只青山,吴惟芳草,万古皆沈灭。
绕枝三匝,白头歌尽明月。
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
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
翠叶吹凉,玉容销酒,更洒菰蒲雨。
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
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
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
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
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
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
乃名之曰暗香、疏影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
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
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
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想忆。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满江红旧调用仄韵,多不协律。
如末句云「无心扑」三字,歌者将“心”字融入去声,方协音律。
予欲以平韵为之,久不能成。
因泛巢湖,闻远岸箫鼓声,问之舟师,云“居人为此湖神姥寿也。
”予因祝曰:“得一席风径至居巢,当以平韵满江红为迎送神曲。
”言讫,风与笔俱驶,顷刻而成。
末句云「闻佩环」,则协律矣。
书于绿笺,沉于白浪,辛亥正月晦也。
是年六月,复过祠下,因刻之柱间。
有客来自居巢云:“土人祠姥,辄能歌此词。
”按曹操至濡须口,孙权遗操书曰:“春水方生,公宜速去。
”操曰:“孙权不欺孤”,乃撤军还。
濡须口与东关相近,江湖水之所出入。
予意春水方生,必有司之者,故归其功于姥云。
仙姥来时,正一望、千顷翠澜。
旌旗共乱云俱下,依约前山。
命驾群龙金作轭,相从诸娣玉为冠。
躜夜深、风定悄无人,闻佩环。
神奇处,君试看。
奠淮右,阻江南。
遣六丁雷电,别守东关。
却笑英雄无好手,一篙春水走曹瞒。
又怎知、人在小红楼,帘影间。
《满江红·满江红旧调用仄韵》【宋·姜夔】满江红旧调用仄韵,多不协律。如末句云「无心扑」三字,歌者将“心”字融入去声,方协音律。予欲以平韵为之,久不能成。因泛巢湖,闻远岸箫鼓声,问之舟师,云“居人为此湖神姥寿也。”予因祝曰:“得一席风径至居巢,当以平韵满江红为迎送神曲。”言讫,风与笔俱驶,顷刻而成。末句云「闻佩环」,则协律矣。书于绿笺,沉于白浪,辛亥正月晦也。是年六月,复过祠下,因刻之柱间。有客来自居巢云:“土人祠姥,辄能歌此词。”按曹操至濡须口,孙权遗操书曰:“春水方生,公宜速去。”操曰:“孙权不欺孤”,乃撤军还。濡须口与东关相近,江湖水之所出入。予意春水方生,必有司之者,故归其功于姥云。仙姥来时,正一望、千顷翠澜。旌旗共乱云俱下,依约前山。命驾群龙金作轭,相从诸娣玉为冠。躜夜深、风定悄无人,闻佩环。神奇处,君试看。奠淮右,阻江南。遣六丁雷电,别守东关。却笑英雄无好手,一篙春水走曹瞒。又怎知、人在小红楼,帘影间。
https://shici.929r.com/shici/y2JGAAx6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