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折病中身,苦吟终损神。
青山见在世,白发过头人。
花落三泉雨,云荒万顷春。
惟馀石上竹,消瘦似清真。
诗折病中身,苦吟终损神。
青山见在世,白发过头人。
花落三泉雨,云荒万顷春。
惟馀石上竹,消瘦似清真。
这首明代诗人沈周的《挽虎丘简书记》表达了诗人在病中艰难创作的境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首句"诗折病中身"描绘了诗人因疾病而身心疲惫,诗歌创作变得艰难。"苦吟终损神"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创作过程中的辛苦与对精神健康的损耗。
接下来,诗人以自然景象寄托哀思:"青山见在世,白发过头人",暗示尽管青山常在,但岁月无情,自己已年华老去。"花落三泉雨"借花落之景寓示生命的消逝,如同三泉之水滋润大地,却无法阻止花朵凋零。"云荒万顷春"则描绘出广阔春天的空旷与荒芜,象征着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最后两句"惟馀石上竹,消瘦似清真"以石上竹的形象收尾,竹子虽坚韧,但在诗人眼中却因病痛和时光的磨砺显得清瘦,暗喻诗人自身的憔悴和对清静真实的追求。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衰老和艺术创作的独特感悟。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