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点绛唇.客愁》
《点绛唇.客愁》全文
清 / 周季琬   形式: 词  词牌: 点绛唇

露滴清辉,惊禽摇动枝头月。

败窗风咽,客思寒于雪。吹落榆钱,为报芳春别。

心如结,杜鹃啼彻。有泪都成血。

(0)
鉴赏

这首《点绛唇·客愁》由清代词人周季琬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客居异乡的愁绪与孤独感。

“露滴清辉”,开篇以露珠在月光下闪烁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露珠的清辉不仅映照着月色,也映照出词人内心的孤寂与敏感。“惊禽摇动枝头月”,随着一阵声响,一只鸟儿惊飞,打破了月光下的宁静,同时也触动了词人心中的波澜。鸟儿的惊飞与月光的摇曳,象征着外界的干扰与内心的波动,两者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败窗风咽”,风吹过破旧的窗户,发出低沉的声音,仿佛是风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与时光的流逝。这句不仅描绘了环境的破败与凄凉,更暗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无奈与哀愁。窗外的风声,如同低语,诉说着时间的无情与生活的不易。

“客思寒于雪”,身处异乡的游子,心中涌起的思念之情比寒冷的冬雪还要沉重。这句话将客人的思乡之情与自然界的寒冷相比较,形象地表达了离家之人的孤独与痛苦。远离家乡的游子,每一份思念都如同冬日里的寒冰,冷彻心扉。

“吹落榆钱,为报芳春别”,春风轻拂,榆树上的叶子随风飘落,仿佛在告别春天。这一句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也是对时光流转、季节更替的感慨。榆钱的飘落,既是春天的结束,也是新生命的开始,它象征着离别与新生,同时也蕴含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

“心如结,杜鹃啼彻。有泪都成血。”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词人内心深处的愁苦与悲痛。心如结,形容愁绪深重,难以解开;杜鹃啼彻,杜鹃鸟的叫声凄厉,常被用来比喻哀伤或悲痛。这两句将词人的情感推向高潮,泪水中蕴含的不仅仅是悲伤,更是对生命无常、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悟。

整首词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展现了客居异乡之人面对孤独、思念、离别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自然、时间、生命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周季琬
朝代:清   号:文夏   籍贯:宜兴   生辰:1620-1668

周季琬(1620-1668) 字禹卿,号文夏。宜兴人。顺治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巡按湖南。早年文名藉甚,与同里陈维崧等交契。又擅书画。工词,初多艳情之作,沿云间词派之旧轨,后阅世既深,风格转见苍凉激楚。词集名《梦墨轩词》,不传。其词见《倚声初集》等词总集。
猜你喜欢

北楼三首

危槛倚孤城,风襟俗虑醒。
天高鸿类扎,云散日如萍。
疊巘斜衔岫,回川曲抱汀。
骚愁千古地,椒醑吊遗灵。

(0)

春野五首

衡荜负城开,春兼野色来。
烟扶霁日柳,雪恼故年梅。
波影鱼先动,林声鸟并催。
欣欣群意悦,病骨独邅回。

(0)

初归咸宁宅坐北斋作二首

柳市西头最远坊,归来先扫读书堂。
闲园别有风流意,无限苔花上石床。

(0)

次韵和石学士见寄十首

奉行汉事稽遗典,陟配周诗讲肇禋。
一世声名皆帝力,请君鸿笔剩书筠。

(0)

赠太傅中书令张文节公挽词三首

平时开黄阁,兹辰奠素旗。
留侯尝辟穀,巖说遂骑箕。
天迥哀笳咽,林长道翣遲。
行人此堕泪,何必岘亭碑。

(0)

初倅襄阳郡事感而自咏三首

诏版熏芝矞露浓,千龄华旦此亲逢。
平刑六百叨优秩,已愧琅邪邴曼容。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