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喜白髯翁,深居看岁穷。
雪迷石岭上,月在草堂中。
樵客晓来市,田家夜半舂。
岂期胡骑到,无地得相容。
自喜白髯翁,深居看岁穷。
雪迷石岭上,月在草堂中。
樵客晓来市,田家夜半舂。
岂期胡骑到,无地得相容。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所作的《途次忆故居》。诗人以自我调侃的口吻,描绘了一位白发老翁在偏远的居所度过岁月的情景。他自得其乐,享受着宁静的乡村生活,雪覆盖了石岭,月光洒在草堂之中,展现出一幅清冷而静谧的画面。
早晨,樵夫带着货物去集市交易,夜晚,农夫在田间捣米声断断续续,这些日常生活细节增添了田园生活的生动气息。然而,诗人笔锋一转,表达了对战乱的忧虑和对自己无处容身的无奈,暗示了胡骑(可能指金兵)的到来打破了这份安宁,使得诗人无法继续在此安居。
整首诗寓情于景,通过对比宁静与动荡,表达了诗人对故居的深深怀念以及对时局动荡的忧虑,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故土情怀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前山岚翠沈,暝色檐间合。
禽声浴鼓乱,人语塔铃答。
归依古佛龛,始知此心杂。
岩扉全未扃,随风自开阖。
松寒生夜涛,漫空沸鞺鞳。
境幽喧亦减,闻根了无纳。
役役尘网中,坐使秋鬓飒。
终当净域居,翻经补残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