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点绛唇》
《点绛唇》全文
清 / 况周颐   形式: 词  词牌: 点绛唇

男女分科,霜红龛主原耆宿。藕香盈匊。

何用参苓斸。八代文衰,和缓功谁属。医吾俗。

牙签玉轴。乞借閒中读。

(0)
鉴赏

这首《点绛唇》由清代词人况周颐所作,展现了其对古代文学与医学的深厚兴趣以及对社会风气的忧虑。

“男女分科,霜红龛主原耆宿。” 开篇即以“男女分科”描绘了古代教育制度的特色,霜红龛主作为年高德劭的人物,象征着传统学问的传承者。这里巧妙地将男女教育的差异与古代学者的尊崇地位结合,既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也暗含了对当时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

“藕香盈匊,何用参苓斸。” 藕香满溢,象征着知识与智慧的芬芳,而“何用参苓斸”则以一种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如何获取这些知识与智慧的思考。参苓斸,本是寻找药材的隐喻,此处转喻为寻求知识的过程,强调了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不应仅仅依赖传统的途径,而应有创新与探索的精神。

“八代文衰,和缓功谁属。” “八代文衰”指出了自唐宋以来,文风逐渐衰落的现象,而“和缓功谁属”则提出了如何恢复文脉、保持文风平和的问题。这不仅是对文学创作的一种呼吁,也是对整个社会文化氛围的一种反思。

“医吾俗。牙签玉轴。乞借闲中读。” 最后三句表达了词人希望通过阅读古籍来疗治社会风气的愿望。牙签玉轴代表了丰富的藏书,暗示了通过广泛阅读古代经典,可以汲取智慧,改善社会风气。乞借闲中读,则强调了在忙碌的生活中,也需要留出时间来静心阅读,以提升个人修养和社会文明。

整体而言,这首《点绛唇》不仅展现了况周颐对古代文学的深厚情感,也反映了他对社会文化的深刻洞察和对传统价值的尊重与继承。

作者介绍
况周颐

况周颐
朝代:清   字:夔笙   籍贯:况古   生辰:1859~1926

况周颐(1859~1926),晚清官员、词人。原名况周仪,因避宣统帝溥仪讳,改名况周颐。字夔笙,一字揆孙,别号玉梅词人、玉梅词隐,晚号蕙风词隐,人称况古,况古人,室名兰云梦楼,西庐等。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原籍湖南宝庆。况周颐,咸丰九年(1859)九月初一日生。9岁补弟子员,11岁中秀才,18岁中拔贡,21岁以优贡生中光绪五年(1879)乡试举人。一生致力于词,凡五十年,尤精于词论。
猜你喜欢

戏和三绝·藏擫

尽教逞技尽多般,毕竟甘心受面谩。
解把人间等嬉戏,不妨笑与大家看。

(0)

鹿伯可郎中园池杂咏·三友径

公是端人友必端,世情冷暖不相干。
虽云门外可罗雀,三益还能耐岁寒。

(0)

鹿伯可郎中园池杂咏·桂堂

芳树丛生庭砌间,高枝更许后来攀。
主人勿恋山中桂,招隐还应看小山。

(0)

鹿伯可郎中园池杂咏·竹坞

几年种竹未成丛,一日归来翠扫空。
尽好闭门高枕臣,从今日日是清风。

(0)

送刘德修少卿潼川漕

清朝重争臣,选取妙一世。
矫矫刘御史,一鹗胜百鸷。
顾瞻最有力,步武亦严毅。
一生忧国心,千古敢言气。
气足充所学,文能行其意。
遇事辄奋发,触邪无顾忌。
乘骢行且止,敛手已知避。
但思补衮阙,何暇为身计。
独立当雷霆,三进气弥厉。
去鲁固迟迟,出书岂濡滞。
上终行其言,群贤争挽致。
将输向潼川,寓直尚中秘。
风裁仰清峻,进退审难易。
伊昔联周行,睽违十余岁。
来为同舍郎,愈笃金兰契。
洗眼看腾上,宁知揽征袂。
抗章叹高绝,勇退尤知愧。
去勿穷日力,予环日月冀。
承君送道乡,硬语吁可畏。
毋以此自满,当为不止是。
临别提斯言,少尽交朋谊。
万里苟同心,吴蜀安有异。

(0)

雪谿仙隐

君之生兮天之西,望雪山兮名之以雪谿。
君之游兮海之湄,隐于雪窦兮杳然何归。
子从其父兮孙访吾祖,子志不遂兮孙之心良苦。
嗟嗟,阆中君兮弃家而远游,蹇胡为乎不久留。
其遂蝉蜕尘埃而仙耶,其亦肥遯得道不死而隐于四窗之幽耶。
扪萝以寻于烂平兮既不可见,莽白云之廿里兮欲进兮焉求。
青棂兮实繁,莎罗兮花稠。
鞠侯兮相与群,白鷳兮啸其俦。
谓为远兮何景物之良是,谓在迩耶将径之何由。
肖群像兮兹堂,谨奉尝兮良畴。
君其来兮庶几其见之,君之不来兮徒相羊以夷犹。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