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坐心源如止水,馀工吟笔烂生花。
谁知此老真三昧,孔老瞿昙共一家。
燕坐心源如止水,馀工吟笔烂生花。
谁知此老真三昧,孔老瞿昙共一家。
这首诗以"燕坐心源如止水"起句,描绘了诗人静心独坐时内心的平静,如同止水不流,显示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禅定境界。接下来的"馀工吟笔烂生花"则转而描述诗人的才情,即使在日常的写作中也能挥洒自如,文思泉涌,犹如花朵般绚烂绽放。
"谁知此老真三昧"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深藏不露、真正领悟人生真谛的自省,这里的"三昧"通常指佛教中的最高境界,这里暗指诗人达到了某种精神上的高度。最后,诗人以"孔老瞿昙共一家"作结,将孔子、老子和佛陀并提,暗示自己超越了儒释道三家的界限,达到了一种融会贯通、不分彼此的境地。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个人的内心体验和艺术才华的展现,传达出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和追求,以及对儒家、道家和佛教思想的融合与超越。程公许作为宋代文人,其诗风体现了宋代理学与禅宗交融的特点。
劝君休作悲秋赋,白发如星也任垂。
毕竟百年同是梦,长年何异少何为。
巴南分与亲情别,不料与君床并头。
为我远来休怅望,折君灾难是通州。
京城每与闲人别,犹自伤心与白头。
今日别君心更苦,别君缘是在通州。
万里尚能来远道,一程那忍便分头。
鸟笼猿槛君应会,十步向前非我州。
来时见我江南岸,今日送君江上头。
别后料添新梦寐,虎惊蛇伏是通州。
闻君欲去潜销骨,一夜暗添新白头。
明朝别后应肠断,独棹破船归到州。
当来日大难行。
前有阪,后有坑。
大梁侧,小梁倾。
两轴相绞,两轮相撑。
大牛竖,小牛横。
乌啄牛背,足趺力伫。
当来日大难行。
太行虽险,险可使平。
轮轴自挠,牵制不停。
泥潦渐久,荆棘旋生。
行必不得,不如不行。
巴蛇蟠窟穴,穴下有巢蜂。
近树禽垂翅,依原兽绝踪。
微遭断手足,厚毒破心胸。
昔甚招魂句,那知眼自逢。
梨笑清都月,蜂游紫殿春。
构脾分部伍,嚼蕊奉君亲。
翅羽颇同类,心神固异伦。
安知人世里,不有噬人人。
兰蕙本同畹,蜂蛇亦杂居。
害心俱毒螫,妖焰两吹嘘。
雷蛰吞噬止,枯焚巢穴除。
可怜相济恶,勿谓祸无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