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理清明天气催,搀先几日柁船开。
六朝事往馀簪塔,百草春回上舞台。
巢燕争迎华屋去,海潮犹傍故城来。
主人两鬓千丝雪,更斸青冥出稚栽。
料理清明天气催,搀先几日柁船开。
六朝事往馀簪塔,百草春回上舞台。
巢燕争迎华屋去,海潮犹傍故城来。
主人两鬓千丝雪,更斸青冥出稚栽。
这首宋诗《春日即事》描绘了清明时节临近,诗人提前准备航船出行的情景。首句“料理清明天气催”,写出了诗人忙碌于安排迎接清明节的氛围,暗示着春天的到来和对先人的怀念。次句“搀先几日柁船开”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紧迫和对旅程的期待。
第三句“六朝事往馀簪塔”,通过提及六朝古迹,表达了历史的沧桑感和对过往辉煌的追忆。第四句“百草春回上舞台”,则生动地展现了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将读者带入盎然春意之中。
第五、六句“巢燕争迎华屋去,海潮犹傍故城来”,运用燕子筑巢和海潮涌动的意象,寓言人事变迁与自然永恒,展现出诗人对家园的深情和对历史遗迹的感慨。
最后一句“主人两鬓千丝雪,更斸青冥出稚栽”,以主人的白发象征岁月的流逝,而他仍在青冥之地辛勤耕作,期待新生,体现了诗人坚韧不屈的人生态度和对未来的希望。
整体来看,《春日即事》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历史变迁的深沉思考,以及对生活和未来的积极态度。
皇天降灾殃,发自倭人手。
非彼能横行,天假为彗帚。
雨膏二百年,时数丁阳九。
或逢贪酷官,或遭跳梁丑。
潢池有沸汤,小民受其咎。
循环逾十秋,中辄生厄纽。
曩岁刘公来,台海经击掊。
纷糅及山川,削朘穷林薮。
一波未能平,一声狂鲸吼。
汪洋日出方,突如来祸首。
疆臣无瑰材,海天遭碎剖。
烽火遍全台,间时燎薪槱。
去冬台北城,忽有群雄纠。
聚沙不成团,焚如付乌有。
首从咸远飏,伤哉村童叟。
兹夏斗六门,亦复出抖擞。
彼族好扰人,乱丝益生绺。
闻说据在山,巉岩鬼神守。
彼族佩枪登,伤仆如坠缶。
失利无如何,馀怒及耕耦。
旁近几十村,村村焚成黝。
吾民居此间,如指在械杻。
所望天好生,意外能运肘。
俯提出妇孩,倒悬解耆耇。
吾民饥渴深,时时瞻箕斗。
骤雨不崇朝,暴风不恒久。
上天多变迁,云头灭苍狗。
岂有爱憎心,此薄而彼厚。
不过昏眚侵,太阳暂蒙垢。
真人驱天骄,名王系组绶。
献俘阙庙前,函头在左右。
未知我今生,得此遭逢否。
《闻斗六一带被燬有感》【清·洪繻】皇天降灾殃,发自倭人手。非彼能横行,天假为彗帚。雨膏二百年,时数丁阳九。或逢贪酷官,或遭跳梁丑。潢池有沸汤,小民受其咎。循环逾十秋,中辄生厄纽。曩岁刘公来,台海经击掊。纷糅及山川,削朘穷林薮。一波未能平,一声狂鲸吼。汪洋日出方,突如来祸首。疆臣无瑰材,海天遭碎剖。烽火遍全台,间时燎薪槱。去冬台北城,忽有群雄纠。聚沙不成团,焚如付乌有。首从咸远飏,伤哉村童叟。兹夏斗六门,亦复出抖擞。彼族好扰人,乱丝益生绺。闻说据在山,巉岩鬼神守。彼族佩枪登,伤仆如坠缶。失利无如何,馀怒及耕耦。旁近几十村,村村焚成黝。吾民居此间,如指在械杻。所望天好生,意外能运肘。俯提出妇孩,倒悬解耆耇。吾民饥渴深,时时瞻箕斗。骤雨不崇朝,暴风不恒久。上天多变迁,云头灭苍狗。岂有爱憎心,此薄而彼厚。不过昏眚侵,太阳暂蒙垢。真人驱天骄,名王系组绶。献俘阙庙前,函头在左右。未知我今生,得此遭逢否。
https://shici.929r.com/shici/7Z5ZK.html
汤谷之水何泱泱轮囷大木生其阳。
同根两干万馀里,其间有国名扶桑。
地临仙岛蓬莱渡,蛟室龙宫还布护。
幻景楼台变化多,天琛穴鳅频相妒。
君不见金乌闪闪起碧波,欃枪惊落摇婆娑。
魑魅魍魉各消散,尧天舜日光融和。
又不见岛屿风清商贾聚,鲸鲵浪靖征帆布。
文身黑齿游恩波,金汤百二雄东顾。
团团金阙走华光,乾坤大地长煇煌。
人生醉醒几驹隙,笑看扶桑海日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