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棹三江候早潮,方山谁道玉人遥。
烹鸡载酒情何限,倚马成诗思欲飘。
白雁声寒天际雨,丹枫影落渡头桥。
悬知此别相思地,春到梅枝雪未消。
一棹三江候早潮,方山谁道玉人遥。
烹鸡载酒情何限,倚马成诗思欲飘。
白雁声寒天际雨,丹枫影落渡头桥。
悬知此别相思地,春到梅枝雪未消。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三江舟中饮酒话别的场景,充满了离愁别绪和对未来的思念。首句“一棹三江候早潮”,生动地展现了诗人等待潮水涨起,准备启航的情景,透露出一种期待与紧张的心情。接着,“方山谁道玉人遥”一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友人比作远方的玉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离别时的不舍。
“烹鸡载酒情何限”描绘了临别前的宴饮场景,通过“烹鸡载酒”这一细节,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即将分别时的复杂情感。“倚马成诗思欲飘”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仿佛在马背上即兴赋诗,思绪飘逸,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未来的无限遐想。
“白雁声寒天际雨,丹枫影落渡头桥”这两句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凄凉而又壮美的氛围。白雁在寒冷的天空中飞翔,天边下起了细雨,丹枫的影子投落在渡头的小桥上,这些意象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隐含了离别时的哀愁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最后,“悬知此别相思地,春到梅枝雪未消”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思念之情。即使在春暖花开之时,梅枝上的积雪仍未融化,这象征着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如同冬日的积雪,深沉而持久,无论何时何地,都无法磨灭。整首诗通过对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友情和思念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游行滞春雨,憩息依禅林。
寺门闭寥阒,崖石耸嵚崟。
幽禽飞复止,修竹何森森。
赏寂屏尘虑,观空起遐心。
分榻坐云影,巡廊步晚阴。
缅怀玉堂彦,曾此共登临。
惆怅抚遗迹,石径苍苔深。
山人爱舟屋亦舟,山中便作沧海游。
何须风帆冒险远,东西南北穷遐陬。
向来此是荆棘地,今日遂作江湖秋。
门前岚雾霭苍翠,浑疑江上烟波浮。
云旋日动屋移影,舟行岸转曲江头。
主人自是济川手,坐令涉险如安流。
复有佳客天下士,作记写出清绝幽。
王先生诗继二雅,五字万里争追求。
徐公翰墨妙当世,夜深光彩射斗牛。
世间尤物自足贵,安用航海珠玉谋。
谁当共此乐朝夕,窗外忘机两白鸥。
清江朱楼相对开,去年燕子双归来。
东风吹高社雨歇,一日倏忽飞千回。
翻身初向烟中没,掠地复穿花底出。
花飞烟散江冥冥,城郭参差满斜日。
无情游子去不还,短书寄汝秋风前。
绣帘不卷春色断,空梁泥堕琵琶弦。
飞樯冉冉潇湘浦,春尽天涯路修阻。
一夜相思柳色深,独上楼头泪如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