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师会里呈真处,临济堂前吃菜时。
连此三回露拴索,咄这缘台盘乞儿。
先师会里呈真处,临济堂前吃菜时。
连此三回露拴索,咄这缘台盘乞儿。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大师释宗杲所作的颂古诗,以禅宗对话的形式表达对佛法的理解和修行体验。"先师会里呈真处",暗示在祖师传授的法会上,寻求真理的境地;"临济堂前吃菜时",指的是在禅修日常生活中,即使是简单的饮食,也能悟道。"连此三回露拴索",意指经过多次的修行,试图解开束缚心灵的枷锁;"咄这缘台盘乞儿",以呵斥的方式,揭示出修行者应摆脱世俗欲望,如同乞丐般放下执着,回归本心。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禅宗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理念,强调在日常生活中的修行与顿悟,以及对世俗欲望的超越。
夏侯先生天下士,风流倜傥忠义俱。
平生勋业能自知,腹内更有非常书。
浪游不废灯火读,骑马儿郎空碌碌。
王门讲道三十年,坐使穷荒移国俗。
浮云蔽日客梦单,勇锐欲食奸臣肝。
径持白事上天子,不顾宰相与乃官。
沈冤昭雪清四海,旧时枝叶生光彩。
至今长安诸小儿,拍手为之歌慷慨。
归来弗受大官名,五湖一叶扁舟轻。
丹青徒写苏子卿,黄花自友陶渊明。
老我论交苦不早,意气相期且倾倒。
读公佳传诵公诗,江南节士如公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