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难衣食,于今复见君。
稚圭无不可,原宪自多贫。
岁晏寒能雨,山孤石更云。
相思频徙倚,凄绝此东屯。
古有难衣食,于今复见君。
稚圭无不可,原宪自多贫。
岁晏寒能雨,山孤石更云。
相思频徙倚,凄绝此东屯。
这首清代朱议雱的《丙申除夕冠石怀彭躬庵在岘(其一)》描绘了诗人对古代贫困生活的感慨,以及对友人彭躬庵的深深怀念。首句“古有难衣食”表达了对古人生活艰辛的同情,而“于今复见君”则暗示了当今社会也有类似困苦,暗含对比之意。
“稚圭无不可”引用典故,稚圭是战国时的隐士,意指即使生活简朴,也能坚守节操;“原宪自多贫”则借原宪贫穷却自守清贫的故事,强调贫贱中的高洁。接下来两句“岁晏寒能雨,山孤石更云”,通过寒冬中仍有雨水滋润和孤山独石上云雾缭绕的景象,象征着友人彭躬庵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
最后两句“相思频徙倚,凄绝此东屯”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彭躬庵的思念之情,以及因思念而频繁徘徊,内心充满凄凉。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与直抒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贫困生活的深刻理解。
潘郎晓衾梦蘧蘧,舞马竟与融风俱。
前驱炎官後热属,席卷不贷渊明庐。
君家十年四立壁,震风凌雨啼妻孥。
平生白眼盖九州,闭户不纳结驷车。
清贫往往被鬼笑,付与一炬相揶揄。
井垔木刊乌鼠赭,汝则暂戏吾何辜?
天阙悠悠虎豹怒,叱阍上诉非良图。
作诗聊复相料理,甑堕已破空踟蹰。
浮生适来且适去,况此茅屋三间余。
扫除劫灰得空阔,新月恰上东墙隅。
幕天席地正可乐,为君鼓旗助歌呼。
剑关云栈守非难,函谷泥封久未刊。
今日汉中谁国士,莫教春草上斋坛。
仙山草木锁卿云,不到花平不离尘。
十丈牡丹如锦盖,人间姚魏却争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