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花签帙压车辕,惟子穷探到本源。
听法鬼神环麈尾,质疑英俊集龙门。
孤舟此日轻为别,尺素何时远见存。
坐想文殊对摩诘,高谈无碍九河翻。
贯花签帙压车辕,惟子穷探到本源。
听法鬼神环麈尾,质疑英俊集龙门。
孤舟此日轻为别,尺素何时远见存。
坐想文殊对摩诘,高谈无碍九河翻。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所作的《送猷讲主赴李明府姜山之招》。诗中表达了对讲主(可能是一位学问渊博的僧人或学者)即将前往姜山拜访李明府的送别之情。首句“贯花签帙压车辕”描绘了讲主车载书籍众多,学问深厚,显示出其学识的丰富和受人尊敬。次句“惟子穷探到本源”赞扬讲主深入探究学问的本质,追求真理。
第三句“听法鬼神环麈尾”形象地写出讲主讲解佛法时的威严与吸引听众,连鬼神也为之环绕。第四句“质疑英俊集龙门”则形容才华出众的人才聚集在他周围,如同龙门才子汇聚一堂。
“孤舟此日轻为别”表达出诗人对讲主离去的不舍,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尺素何时远见存”则寄寓着对书信往来、友谊长存的期盼。最后两句“坐想文殊对摩诘,高谈无碍九河翻”以佛教中的两位高僧——文殊菩萨和摩诘菩萨来比喻讲主的智慧,他的话语如江河滔滔,流畅而深邃。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美了讲主的学识、人格魅力和影响力,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学术交流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