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屣沧州外,长吟鹤共年。
晨昏亦烟火,风致已神仙。
露重荷衣润,云深竹杖偏。
泼醅春熟晚,鹦鹉共谁传。
脱屣沧州外,长吟鹤共年。
晨昏亦烟火,风致已神仙。
露重荷衣润,云深竹杖偏。
泼醅春熟晚,鹦鹉共谁传。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百花洲的生活情景,充满了淡泊与超然的意境。
首句“脱屣沧州外”,以“脱屣”这一动作形象地表达了隐士远离尘嚣、超脱世俗的决心和行动,仿佛他将世俗的束缚一一抛却,走向了更为自由的精神世界。“沧州外”则暗示了隐士选择了一个远离尘世喧嚣、接近自然的地方作为自己的栖息之地。
接下来,“长吟鹤共年”一句,通过与仙鹤一同长吟的场景,进一步强化了隐士与自然和谐共生、超凡脱俗的形象。鹤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高洁、长寿的象征,与之共吟,不仅展现了隐士的闲适生活,也暗含了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晨昏亦烟火,风致已神仙”两句,对比鲜明。一方面,隐士的生活看似平凡,每日与烟火相伴,过着普通人的生活;另一方面,他的内心世界却如同神仙一般,超脱于世俗之外,享受着心灵的宁静与自由。这种对比,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向往。
“露重荷衣润,云深竹杖偏”描绘了隐士日常生活中的一幕。露水打湿了荷叶,荷衣也随之湿润,云雾缭绕之中,竹杖显得格外醒目。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景象,也寓意着隐士与自然的亲密无间,以及他内心的纯净与平和。
最后,“泼醅春熟晚,鹦鹉共谁传”两句,通过描写春酒的醇厚与鹦鹉的叫声,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孤独的氛围。春酒的成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丰富,而鹦鹉的叫声则可能代表了隐士内心的独白或是对远方朋友的思念。整个画面既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又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忧愁,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士日常生活细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充满了诗意与哲理,让人感受到一种超凡脱俗的美感。
芒鞋下葑中,步步沈轻罩。
既为菱浪飐,亦为莲泥胶。
人立独无声,鱼烦似相抄。
满手搦霜鳞,思归举轻棹。
白云最深处,像设盈岩堂。
村祭足茗粣,水奠多桃浆。
箘竿突古砌,薜荔绷颓墙。
炉灰寂不然,风送杉桂香。
积雨晦州里,流波漂稻粱。
恭惟大司谏,悯此如发狂。
命予传明祷,祗事实不遑。
一奠若肸蚃,再祝如激扬。
出庙未半日,隔云逢澹光。
山雙山雙雨点少,渐收羽林枪。
忽然山家犬,起吠白日傍。
公心与神志,相向如玄黄。
我愿作一疏,奏之于穹苍。
留神千万祀,永福吴封疆。
头戴华阳帽,手拄大夏筇。
清晨陪道侣,来上缥缈峰。
带露嗅药蔓,和云寻鹿踪。
时惊鼠回鼠令鼠,飞上千丈松。
翠壁内有室,叩之虚石宫隆石。
古穴下彻海,视之寒鸿濛。
遇歇有佳思,缘危无倦容。
须臾到绝顶,似鸟穿樊笼。
恐足蹈海日,疑身凌天风。
众岫点巨浸,四方接圆穹。
似将青螺髻,撒在明月中。
片白作越分,孤岚为吴宫。
一阵叆叇气,隐隐生湖东。
激雷与波起,狂电将日红。
礊礊雨点大,金髇轰下空。
暴光隔云闪,仿佛亘天龙。
连拳百丈尾,下拔湖之洪。
捽为一雪山,欲与昭回通。
移时却扌窟下,细碎衡与嵩。
神物谅不测,绝景尤难穷。
杖策下返照,渐闻仙观钟。
烟波濆肌骨,云壑阗心胸。
竟死爱未足,当生且欢逢。
不然把天爵,自拜太湖公。
《太湖诗·缥缈峰》【唐·皮日休】头戴华阳帽,手拄大夏筇。清晨陪道侣,来上缥缈峰。带露嗅药蔓,和云寻鹿踪。时惊鼠回鼠令鼠,飞上千丈松。翠壁内有室,叩之虚石宫隆石。古穴下彻海,视之寒鸿濛。遇歇有佳思,缘危无倦容。须臾到绝顶,似鸟穿樊笼。恐足蹈海日,疑身凌天风。众岫点巨浸,四方接圆穹。似将青螺髻,撒在明月中。片白作越分,孤岚为吴宫。一阵叆叇气,隐隐生湖东。激雷与波起,狂电将日红。礊礊雨点大,金髇轰下空。暴光隔云闪,仿佛亘天龙。连拳百丈尾,下拔湖之洪。捽为一雪山,欲与昭回通。移时却扌窟下,细碎衡与嵩。神物谅不测,绝景尤难穷。杖策下返照,渐闻仙观钟。烟波濆肌骨,云壑阗心胸。竟死爱未足,当生且欢逢。不然把天爵,自拜太湖公。
https://shici.929r.com/shici/iq7sQaD.html
波际插翠筠,离离似清籞。
游鳞到溪口,入此无逃所。
斜临杨柳津,静下鸬鹚侣。
编此欲何之,终焉富春渚。
列炬春溪口,平潭如不流。
照见游泳鱼,一一如清昼。
中目碎琼碧,毁鳞殷组绣。
乐此何太荒,居然愧川后。
尽日平湖上,鸣桹仍动桨。
丁丁入波心,澄澈和清响。
鹭听独寂寞,鱼惊昧来往。
尽水无所逃,川中有钩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