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衫添罢觉新凉,夹岸垂杨叶乍黄。
一点斜阳衔塔顶,舵上遥指是丹阳。
罗衫添罢觉新凉,夹岸垂杨叶乍黄。
一点斜阳衔塔顶,舵上遥指是丹阳。
此诗描绘了一幅秋日江行的生动画面。首句“罗衫添罢觉新凉”,以人物的动作和感受开篇,点明季节为秋季,且天气转凉,通过“添罗衫”这一细节,既表现了季节的变化,也暗示了主人公对自然环境的敏感与细腻情感。
“夹岸垂杨叶乍黄”一句,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景象。岸边的垂杨树叶子开始泛黄,这是秋季特有的景色,给人一种时间流逝、季节更迭的感慨。同时,“夹岸”二字描绘出两岸树木连绵不绝的景象,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广阔感。
“一点斜阳衔塔顶”则将视角转向天空,夕阳即将下山,余晖映照在塔尖之上,形成鲜明的对比,既烘托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又增添了画面的立体感和动态美。夕阳与塔顶的结合,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寓意着时光的流转与永恒之间的对话。
最后一句“舵上遥指是丹阳”,将视线拉回江面,船上的舵手正指向远方的丹阳。这不仅点出了目的地,也暗示了旅程的继续,以及对未来的期待或向往。整个画面由此从静止的景物转换到动态的行动,使得整首诗在静态描绘中融入了动态的情感流动,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秋日江行场景,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时间流逝、旅途与未来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空阶微雨过,高阁销烦暑。
虹影驾长桥,崩云乱烟屿。
畦蛙阁阁喧,归鸟喈喈语。
徘徊动远情,尺素经年阻。
忆昔垂髫时,深闺日为侣。
欣看案上书,倦织窗间杼。
细字写红蕉,新词题白苎。
星霜催鬓发,聚散消时序。
怅望竟何如,落霞际沙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