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遇闰立秋早,秋信犹嫌人未知。
一个秋蝉忽先唱,警人声在最高枝。
已知遇闰立秋早,秋信犹嫌人未知。
一个秋蝉忽先唱,警人声在最高枝。
这首诗《秋蝉口号》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通过对秋蝉的描绘,巧妙地表达了季节转换的微妙与自然界的生机。
首句“已知遇闰立秋早”,点明了时间背景,即闰月中的立秋时节,暗示着秋天的到来比平常要早一些。这一句不仅交代了季节,也预示了接下来将要展现的秋日景象。
次句“秋信犹嫌人未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秋意虽已悄然降临,但似乎还对人们有所保留,不愿轻易被察觉。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了秋以情感,使得诗句更加生动有趣。
第三句“一个秋蝉忽先唱”,通过一只秋蝉的鸣叫,打破了宁静,揭示了秋天的真正来临。这不仅是自然界的声音,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象征着秋天的开始和生命的活力。
最后一句“警人声在最高枝”,不仅描绘了秋蝉的位置——高高的树枝上,更寓意着它那嘹亮的叫声如同警钟一般,提醒着人们秋天的到来。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观察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敏锐感知和对季节变化的独到理解,既富有诗意又蕴含哲理,是清代文人咏物诗中的佳作。
天意何荼毒,东人万骨枯。
君今出门去,残兵应待哺。
欲从东海籴,翘首隔天吴。
关门路一线,谁能飞万刍。
泉府良苦竭,江南亦荒芜。
主上眷东顾,治赋属吾儒。
嗟彼沟中瘠,饥溺予之辜。
谋臣乏长虑,俗吏厌良图。
所贵壮士心,舍命自不渝。
勉矣复何道,忠信以为躯。
授邑曲梁泽,君行笑割鸡。
地雄漳水北,城倚太行西。
赵璧衔山出,燕驹向月嘶。
戴星秋省稼,禦雪夜装绨。
百廪黄金堰,千家白马堤。
分符仍重寄,塌羽未卑栖。
才子怜徐干,诗名似万齐。
恩偏移内甸,游不号愚溪。
酒送双蓝尾,书成几赫蹄。
陆沉犹有客,相忆在铜闺。
峻极惟嵩峰,二室东西翼。
汉柏当其阳,后隐少林壁。
玉岫冒青霞,朱岩表琼石。
使者持节来,云中二龙白。
顾谓李少君,太乙召为客。
王烈得赤文,惟有嵇康识。
飞举忽上征,名记丹台籍。
缥缈笙鹤音,相迎此山侧。
羽节夹道行,斑麟去无迹。
吾将采三花,还山炼金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