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一壑清濯裳,爱泉谨护如堤防。
酌饮爰至虾蟆涪,水经第四源流长。
天教神禹使壬甲,幻得蟾蜍半山压。
建瓴泻出沆瀣清,底事汗流犹背浃。
惠山车马松江舟,两泉寒冽天下求。
不知此水更奇品,世间实处多名浮。
平生一壑清濯裳,爱泉谨护如堤防。
酌饮爰至虾蟆涪,水经第四源流长。
天教神禹使壬甲,幻得蟾蜍半山压。
建瓴泻出沆瀣清,底事汗流犹背浃。
惠山车马松江舟,两泉寒冽天下求。
不知此水更奇品,世间实处多名浮。
这首宋诗《过虾蟆泉》是袁说友所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虾蟆泉的景象。首句“平生一壑清濯裳”表达了诗人对泉水的喜爱,将其比作洗涤心灵的清澈之水。接下来,“爱泉谨护如堤防”体现了诗人对泉水的珍视和保护之情。
诗人饮泉至虾蟆涪,感叹其为“水经第四源流长”,暗示其源头深远,水质纯净。他将泉水与神话中的神禹和蟾蜍联系起来,赋予其神秘色彩,形象地描述了泉水从半山间流出的壮观场景。
“建瓴泻出沆瀣清”运用比喻,形容泉水犹如瓶口倾泻,清澈透明。然而,“底事汗流犹背浃”又让人疑惑,为何喝下这清凉之水,诗人反而感到背后出汗,可能暗指泉水的沁人心脾,让人心生凉意。
最后,诗人提到惠山和松江的名泉,强调虾蟆泉虽地处偏僻,但其寒冽清甜的水质却受到天下人的追捧,表达了对虾蟆泉独特品质的高度评价。整首诗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虾蟆泉的深深喜爱和对其价值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