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远即相忘,归近不可忍。
儿女已在眼,眉目略不省。
喜极不得语,泪尽方一哂。
了知不是梦,忽忽心未稳。
去远即相忘,归近不可忍。
儿女已在眼,眉目略不省。
喜极不得语,泪尽方一哂。
了知不是梦,忽忽心未稳。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示三子》,表达了父亲在久别后重逢子女时的复杂情感。首句"去远即相忘",写出了离别时间之长,使得亲情似乎淡忘了;然而"归近不可忍",又揭示出内心对团聚的极度渴望和难以抑制的激动。接下来的"儿女已在眼,眉目略不省",描绘了诗人见到久违的孩子们,虽然眼前已是熟悉的脸庞,却因惊喜过度而一时无法辨认的细节,生动展现了父爱的深沉与细腻。
"喜极不得语,泪尽方一哂",这两句通过动作和表情的描绘,刻画了诗人内心的欢喜达到极致,喜悦得说不出话来,只有在泪流满面之后,才勉强挤出一丝微笑。这种情感的转折,既真实又感人。
最后两句"了知不是梦,忽忽心未稳",诗人确认眼前的一切并非梦境,但仍然心绪不宁,因为强烈的幸福感让他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怕这幸福会突然消失。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深情的笔触,展现了父子亲情的深厚和久别重逢的微妙心境。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