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居喜诵古人句,男子要为天下奇。
却愧年来三十四,正是濂溪作县时。
平居喜诵古人句,男子要为天下奇。
却愧年来三十四,正是濂溪作县时。
此诗出自明代诗人蔡清之手,名为《寄张廷实四首(其四)又和滕古甫见寄》。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人墨客的敬仰之情,以及对自己未能在壮年之时有所作为的自责与反省。
首句“平居喜诵古人句”,点明了诗人日常生活中喜爱吟诵古代诗人的名句,流露出对古典文学的深厚情感和崇敬之心。接着,“男子要为天下奇”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男性应当追求卓越、做出非凡成就的信念,体现了儒家积极入世、建功立业的价值观。
然而,面对自己的年龄与经历,诗人产生了深深的自愧之情:“却愧年来三十四,正是濂溪作县时。”这里提到的“濂溪作县时”,可能是指周敦颐在担任县令期间的事迹,周敦颐是北宋著名的理学家、哲学家,以《爱莲说》等作品著称。蔡清将自己与周敦颐相提并论,但自谦地表示自己在34岁时尚未能像周敦颐那样有所建树,流露出一种对自身成就的不满和对过去的反思。
整首诗通过对比古代先贤与自我现状,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成长与时代责任的深刻思考,既有对古代文化的向往,也蕴含着对自我价值实现的探索与追求。
结发事疆场,全生俱到乡。
连云防铁岭,同日破渔阳。
牧马胡天晚,移军碛路长。
枕戈眠古戍,吹角立繁霜。
归老勋仍在,酬恩虏未亡。
独行过邑里,多病对农桑。
雄剑依尘橐,阴符寄药囊。
空馀麾下将,犹逐羽林郎。
泉清兰菊稠,红果落城沟。
保庆台榭古,感时琴瑟秋。
硕儒欢颇至,名士礼能周。
为谢邑中少,无惊池上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