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入春来月夜稀,今宵蟾彩倍凝辉,强开襟抱出帘帷。
齧指暗思花下约,凭阑羞睹泪痕衣,薄情狂荡几时归。
自入春来月夜稀,今宵蟾彩倍凝辉,强开襟抱出帘帷。
齧指暗思花下约,凭阑羞睹泪痕衣,薄情狂荡几时归。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月夜景象,诗人通过对春夜月色和蟾蜍(即月亮)的描写,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无限思念。"自入春来月夜稀"一句,便设定了整个情境,让人联想到在春季这个时节里,夜晚的月光似乎变得稀疏而又清晰。紧接着的"今宵蟾彩倍凝辉"更深化了这种感觉,蟾蜍即月亮,在诗人的笔下显得格外明亮,仿佛在诉说着某种难以言说的故事。
接下来的"强开襟抱出帘帷"一句,则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写照。诗人似乎是在用力地撕开心灵的帷幕,将那些深藏的思念与情感释放出来。这不仅是一种动作,更是诗人内在情感的流露。
"齧指暗思花下约"一句,透露出诗人的手指轻轻触碰着什么,似乎是在回忆某个旧时的约定或许诺。这里的"花下"则让人不禁联想到那些美好而又脆弱的情感。
最后两句"凭阑羞睹泪痕衣,薄情狂荡几时归"更显得哀愁。诗人似乎在倚靠着栏杆,看着某些旧物或是景象,而那些眼泪早已浸湿了衣衫。这一切都在诉说着一个关于爱与失落的故事。而那"薄情狂荡几时归"则是在质问这种淡漠的情感何时能得到释怀。
总体来说,这是一首充满了对过去美好记忆缅怀和哀愁的诗篇,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
高卧云巢久,云生处士衣。
忽闻颁诏札,催入侍经帏。
朝野名虽盛,山林志莫违。
好归清涧隐,富贵有危机。
天地如盖轸,覆载何高极。
日月如磨蚁,往来无休息。
上下之岁年,其数难窥测。
且以一元言,其理尚可识。
一十有二万,九千馀六百。
中间三千年,迄今之陈迹。
治乱与废兴,著见于方策。
吾能一贯之,皆如身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