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孔明》
《孔明》全文
宋 / 陈长方   形式: 古风

阿衡专美有商初,谁氏彷佛前规模。

汉末诸君愤城狐,外召绍卓为韩卢。

毒流三辅被京都,鈇锧至乃诛无须。

纷纭少定泪坞诛,诸君自名谷与孤。

海内各各援鼓桴,才如粟毛争驰驱。

孔明高卧南阳庐,视之过前初若无。

三顾幡然去枌榆,实类有莘彼丈夫。

玄德没地存孤雏,昏暗仅比曹丕奴。

扶之立国西南区,君臣内外靡咨吁。

兹事可直桐宫居,孔明乃古阿衡徒。

何人欲并齐夷吾,是将鱼目方璠玙。

九原可作谁归与,呜呼斯人真起予。

(0)
注释
阿衡:商朝时期的贤相。
商初:指商朝初期。
彷佛:效仿。
城狐:比喻受人庇护的小人。
韩卢:比喻勇猛的将领。
毒流:毒害流传。
泪坞:形容悲痛的场所。
谷与孤:古人自谦之词,意为谷子和孤儿。
鼓桴:击鼓指挥战斗。
粟毛:比喻众多微小的人或物。
南阳庐:诸葛亮隐居的地方。
有莘:古代诸侯国名,此处借指贤士。
昏暗:形容政治黑暗。
桐宫:古代象征圣贤的宫殿。
夷吾:齐桓公的贤相管仲。
鱼目:比喻假货或次品。
璠玙:美玉,比喻贤才。
九原:指墓地。
起予:给予希望或启发。
翻译
阿衡的美德在商朝初年独树一帜,哪位能效仿他的前代风范?
汉末群雄愤世嫉俗,求助于外敌,如召公、绍卓般成为对抗强权的力量。
毒害蔓延三辅之地,京都深受其扰,严惩不贷,直至斩首。
纷乱中稍显安定,泪水洗尽罪恶,他们自称为谷与孤。
天下英雄纷纷响应,犹如粟米和毫毛竞相奔腾。
诸葛亮在南阳草庐高卧,看似淡泊,实则深藏不露。
刘备三次登门拜访,诸葛亮终于离开隐居地,如同有莘氏的贤士。
刘备去世后,留下幼主,处境昏暗,仅比曹丕稍好。
诸葛亮辅佐幼主,在西南建立国家,内外皆赞其才德。
这功绩堪比桐宫的圣贤,诸葛亮是古代阿衡的后继者。
谁能像齐桓公对待管仲那样,识人用人?
九泉之下,谁将继承他的遗志?唉,此人真是我们的希望。
鉴赏

这首诗名为《孔明》,作者陈长方是宋代的一位诗人。诗中通过对诸葛亮的描绘,赞扬了他的智慧和忠诚。首句提到诸葛亮在商朝初期的阿衡角色,暗示其早年的贤能。接着,诗人将他与汉末群雄相比,指出他在乱世中的重要性,如同韩卢(猛犬)般勇猛。诗中描述了诸葛亮如何在动荡时期稳定局势,甚至在刘备死后仍辅佐幼主,犹如桐宫中的阿衡,地位崇高。

诗人特别强调了诸葛亮的隐逸与出山,将其比作有莘氏的丈夫,行事深思熟虑。同时,批评那些试图模仿诸葛亮却不如其者,比喻为混淆视听的鱼目与宝玉。最后,诗人感慨诸葛亮的英魂何处安息,表达了对这位伟大人物深深的敬仰和怀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历史典故和比喻,高度赞扬了诸葛亮的智谋和人格魅力,以及他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作者介绍

陈长方
朝代:宋

(1108—1148)宋福州长乐人,字齐之。人称唯室先生。陈侁子。高宗绍兴八年进士。为江阴军学教授,寓吴中,师从王蘋,隐居乡里,闭户研究经史,以教学者。其学主直指以开人心,使学者归于自得。有《步里客谈》、《尚书传》、《春秋传》、《礼记传》、《两汉论》、《唐论》、《唯室集》等。
猜你喜欢

朱鸟航

浮航二十四,一一跨淮中。

此地名朱鸟,当年踏彩虹。

香尘迷旧路,寒水荡遥空。

日暮惊飞盖,翩翩下渚鸿。

(0)

观灯玉台体十首·其九

抚云璈,吹玉箫。艳舞回罗袂,香风闪步摇。

(0)

重过昆山

曾记当年载酒过,好山迎我似青螺。

今朝未许劳人见,秋雨潇潇听棹歌。

(0)

前有一樽酒行

殿高丝吹满,日落绮罗鲜。

莫论朝漏促,倾卮待夕筵。

(0)

时人为祖莹袁翻语

京师楚楚。袁与祖。洛阳翩翩。祖与袁。

(0)

陇头流水歌·其三

手攀弱枝。足逾弱泥。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