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同履仁濯足剑池》
《同履仁濯足剑池》全文
明 / 文徵明   形式: 古风

舍舟即嵚崎,探策入窈窕。

穷崖擘苍铁,直下千寻表。

绝磴悬飞梁,仰首心欲悼。

阴壑多长风,六月更幽悄。

秋声落井干,翠雨滴深筱。

与君富閒怀,竟日恣幽讨。

都将双足尘,濯向千年沼。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文徵明与友人一同探访剑池的场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友情的珍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手法,展现了作者对山水之美的深刻感悟。

首句“舍舟即嵚崎,探策入窈窕”描绘了两人离开船只,踏入山间小径的情景,暗示了旅程的崎岖与探险的意味。接着,“穷崖擘苍铁,直下千寻表”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悬崖峭壁的险峻,以及其下深不可测的景象,营造了一种壮丽而神秘的氛围。

“绝磴悬飞梁,仰首心欲悼”则进一步展示了道路的艰险,以及面对自然伟力时的敬畏之情。“阴壑多长风,六月更幽悄”通过描述山谷中的长风和六月的静谧,突出了环境的清冷与宁静,为读者勾勒出一幅幽静的画面。

“秋声落井干,翠雨滴深筱”运用拟人的手法,将秋风的声音和翠绿的雨滴形象地融入自然景观之中,赋予了自然以生命感。最后,“与君富閒怀,竟日恣幽讨”表达了与友人共享闲适心情,尽情探索自然美景的愉悦之情。

“都将双足尘,濯向千年沼”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不仅描绘了洗涤双脚于千年古沼的场景,也象征着心灵的净化与升华,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体悟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剑池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表达了与友人共享自然之乐的喜悦之情,以及在自然中寻求心灵慰藉的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文徵明

文徵明
朝代:明   字:徵明   籍贯:因先世衡山   生辰: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
猜你喜欢

洛游燕赵怀古·其四

天旌公子侯门死,图挟樊期七首孤。

止为汉家真帝出,亡秦元不是燕胡。

(0)

何承渠副将军招同张午垣徐都阃饮首山时桃花一枝开汤泉重搆祖帅治海舟待渡·其一

无虑峰头十丈松,长髯慷慨复颂容。

首山东望医闾峙,星使北来牛斗冲。

席向觉华邀祖楫,泉如汤沸檄桃红。

我行未睹单于面,拔剑中霄待举烽。

(0)

代人作春闺怨十首·其七

了了如欢杳杳悲,凝情尽日听乌衣。

郎归莫作呢喃语,薄幸疑君说是非。

(0)

咏儒释道三教总赠程洁庵:道教十四首·其四损之又损

艮兑交重山泽损,戒人惩忿绝嗔痴。

损之又损无惩窒,绝学无为入圣基。

(0)

自得·其七

静抱无名朴,尘情了不侵。

汞铅镕作粉,瓦砾变成金。

觌见羲黄面,参同释老心。

顿空超实际,无古亦无今。

(0)

题唐元徵乃兄渔唱晚晴册·其一

数椽山水间,滩声杂泉响。

展簟时一眠,梦境亦萧爽。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