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池菰蒲深,闲阶莓苔平。
江边松篁多,人家帘栊清。
为书凌遗编,调弦夸新声。
求欢虽殊途,探幽聊怡情。
荒池菰蒲深,闲阶莓苔平。
江边松篁多,人家帘栊清。
为书凌遗编,调弦夸新声。
求欢虽殊途,探幽聊怡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夏日田园风光图。开篇“荒池菰蒲深,闲阶莓苔平”两句,通过对池塘和庭院植被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幽静安逸的氛围。菰蒲在水中的生长,以及莓苔在阶上蔓延,都显示出时间的悠闲与自然的馈赠。
接着,“江边松篁多,人家帘栊清”两句,则将视角转向江边和村落。松篁的繁茂代表了生命力,而“人家帘栊清”的描述则透露出居住其中的人们生活的平静与舒适。
诗人通过“为书凌遗编,调弦夸新声”两句,展示了自己对文学和音乐的追求。这里,“为书”可能指的是整理旧有的文稿,“凌遗编”则是对那些被忽略的文字进行发掘和重组。而“调弦夸新声”则表明诗人在音乐上的创新尝试,通过调整琴弦来创造出新的旋律。
最后,“求欢虽殊途,探幽聊怡情”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追求。尽管各自的生活轨迹不同(求欢虽殊途),但通过探寻内心深处的情感(探幽),可以得到精神上的慰藉和愉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个人爱好以及人际关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夏日闲居中的情感体验,以及他对生活美好的追求和享受。
莲花深红莲叶绿,平沙月上鸳鸯宿。
青腰三板兰作桡,月下莫愁歌一曲。
移船入花花转深,花深调苦难为音。
江边夜半谁为语,只有婵娟知此心。
露华渐白月渐午,刺舟自觅来时路。
明朝系缆柳边门,却在夜来潮落处。
宛宛白虹贯,曾梯出天半。
乘云来帝旁,立侍玉皇案。
银河径千里,水接天漫漫。
一杯属明月,俯见人影乱。
张公江海客,坐啸白鸥伴。
寥寥如清风,一啸亦可唤。
明朝驾戎轩,插羽流白汗。
行矣且勿驱,未怪安石缓。
神光射斗南,绚若金碧烂。
出门问何祥,铜章付雷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