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望泰山作》
《望泰山作》全文
元 / 周伯琦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维东有神岳,巍巍薄青天。

连峰蔽日月,峭巘埋云烟。

金银峙宫阙,琅玕种成田。

蛟龙蟠壑底,鸾鹄巢层巅。

柴望纪有虞,封禅遂牵联。

秩神匪有徼,彝典自古先。

崇台瞻秀色,鲁国无山川。

何时登绝顶,豁目穷垓埏。

(0)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周伯琦的《望泰山作》描绘了泰山的雄伟壮观景象。诗中以"维东有神岳,巍巍薄青天"起笔,赞美泰山犹如神灵般的崇高,直插云霄,几乎与青天相接。接下来的"连峰蔽日月,峭巘埋云烟",形象地展现了泰山峰峦叠嶂,遮天蔽日,云雾缭绕的神秘气氛。

诗人进一步通过"金银峙宫阙,琅玕种成田",运用象征手法,将山峰比喻为金银宫殿,山石如琅玕般排列整齐,如同农田一般,增添了神秘而瑰丽的色彩。"蛟龙蟠壑底,鸾鹄巢层巅"则描绘了山谷深藏蛟龙,山巅则是凤凰栖息之地,生动展现了泰山的自然生态和神话色彩。

"柴望纪有虞,封禅遂牵联",提及古代帝王如虞舜曾在此举行封禅大典,强化了泰山作为神圣之地的历史地位。"秩神匪有徼,彝典自古先"表达了对古代祭祀礼仪的尊重,认为泰山祭祀是自古以来的传统。

最后,诗人以"崇台瞻秀色,鲁国无山川"感叹鲁地虽无其他名山,但泰山的秀美仍足以傲视群山。"何时登绝顶,豁目穷垓埏"表达了诗人对登临泰山极顶,一览众山小的渴望,以及对壮丽景色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泰山的壮丽景象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体现了元代文人对自然景观的敬畏与赞美。

作者介绍

周伯琦
朝代:元

(1298—1369)饶州人,字伯温,号玉雪坡真逸。周应极子。幼入国学为上舍生,以荫补南海簿,三转为翰林修撰,顺帝至正中累迁参知政事,招谕平江张士诚,拜江浙行省左丞,留平江十余年。士诚灭,乃归,寻卒。仪观温雅,博学工文章,尤以篆隶真草擅名。有《说文字原》、《六书正讹》等。
猜你喜欢

杂诗·其十一

两心不语暗知情,灯下裁缝月下行。

行到阶前知未睡,夜深闻放剪刀声。

(0)

望送魏徵葬

阊阖总金鞍,上林移玉辇。

野郊怆新别,河桥非旧饯。

惨日映峰沈,愁云随盖转。

哀笳时断续,悲旌乍舒卷。

望望情何极,浪浪泪空泫。

无复昔时人,芳春共谁遣。

(0)

拟咏怀诗二十七首·其八

白马向清波,乘冰始渡河。

置兵须近水,移营喜灶多。

长坂初垂翼,鸿沟遂倒戈。

的颅于此去,虞兮奈若何。

空营卫青冢,徒听田横歌。

(0)

襄阳蹋铜蹄歌三首·其一

分手桃林岸,送别岘山头。

若欲寄音信,汉水向东流。

(0)

西游咸阳中诗

上林春色满,咸阳游侠多。

城斗疑连汉,桥星象跨河。

影里看飞毂,尘前听远珂。

还家何意晚,无处不经过。

(0)

悼室人诗十首·其五

秋至捣罗纨,泪满未能开。

风光肃入户,月华为谁来。

结眉向珠网,沥思视青苔。

鬓局将成葆,带减不须摧。

我心若函烟,葐蒀满中怀。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