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山前数尺雪,三十六洲明似月。
夜来冲突人不知,但见官军刀带血。
紫金山前数尺雪,三十六洲明似月。
夜来冲突人不知,但见官军刀带血。
这首诗《后出塞》由宋代诗人林希逸所作,描绘了一幅壮阔而略带悲壮的画面。诗中以“紫金山前数尺雪”开篇,以雪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肃穆的氛围。接着,“三十六洲明似月”,将视野扩展至广阔的天地间,仿佛整个世界都被月光所照亮,呈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
然而,这种宁静与美好之下,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冲突与动荡。“夜来冲突人不知”,暗示了背后隐藏的战争或斗争,这种冲突在夜晚悄悄发生,未被外界察觉。最后,“但见官军刀带血”,直接揭示了冲突的结果——战斗的残酷与血腥,以及胜利者留下的痕迹。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美好之间的强烈反差,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反思。林希逸以简洁有力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深沉而富有哲思的画面,让人在欣赏其艺术魅力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历史与人文关怀。
燕山九月沙草黄,晓河浮冰天雨霜。
狐裘乌靴骑马郎,马蹄踏踏归帝乡。
黄金台前新酒香,子须先尝我尽觞。
半年同客情难忘,白日联镳夜共床。
笑谈在耳书在囊,子今去矣谁翱翔。
北来鸿雁斜作行,河中鲤鱼三尺长。
我未得归心独伤,子肯寄书鱼雁将。
白云破秋色,飞虫起商声。
渔阳明月夜,钟鼓閟寒城。
城寒逼塞门,枥马萧萧鸣。
及兹展良会,座客欣合并。
飞觞接软语,鹤发间华缨。
明河西南泻,列宿正纵横。
虽非帝乡见,稍慰羁旅情。
木落长白山,霜飘大宁营。
上公未旋旆,我辈当遐征。
且尽今夕乐,戎车有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