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入庐山来,众山纷磅礴。
日月藏岩阿,风云出丘壑。
神灵所宅都,江湖为缠络。
兹山诚南岳,可以兼衡、霍。
包孕百山川,巍峰起窕谷。
一罅一山开,各有新面目。
阴阳负两郡,岷嶓归一曲。
我行在觚弦,大千见粒粟。
晦明山中央,乾坤为局促。
欲揽山四陲,羌无巨灵足!
自入庐山来,众山纷磅礴。
日月藏岩阿,风云出丘壑。
神灵所宅都,江湖为缠络。
兹山诚南岳,可以兼衡、霍。
包孕百山川,巍峰起窕谷。
一罅一山开,各有新面目。
阴阳负两郡,岷嶓归一曲。
我行在觚弦,大千见粒粟。
晦明山中央,乾坤为局促。
欲揽山四陲,羌无巨灵足!
此诗描绘了庐山的壮丽与神秘,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庐山的多面性与宏伟气势。首句“自入庐山来,众山纷磅礴”便已将庐山的雄伟之势展现得淋漓尽致,仿佛置身于群山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磅礴力量。
接着,“日月藏岩阿,风云出丘壑”两句,通过日月隐匿于山峦之间,风云从山谷中涌出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庐山的神秘与变幻莫测。山川之神灵似乎居住于此,使得庐山与江湖紧密相连,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自然生态。
“兹山诚南岳,可以兼衡、霍”则表达了庐山与南岳、衡山、霍山等名山并列的地位,强调了庐山在地理上的重要性和独特性。接下来的“包孕百山川,巍峰起窕谷”更是将庐山的广阔与丰富展现得一览无余,巍峨的山峰与深邃的山谷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
“一罅一山开,各有新面目”则揭示了庐山的多样性与独特性,每一处山峰都有其独特的面貌和特色,展现出庐山的无穷魅力。而“阴阳负两郡,岷嶓归一曲”则通过阴阳相生、山水交汇的描述,进一步展现了庐山的自然和谐之美。
最后,“我行在觚弦,大千见粒粟”表达了诗人对庐山之美的深刻感悟,将自己置于天地之间,如同观察宇宙中的微小粒子,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与赞美。“晦明山中央,乾坤为局促”则通过对比晦暗与光明,展现了庐山在自然界中的中心地位,同时也暗示了宇宙的广阔与人类的渺小。
“欲揽山四陲,羌无巨灵足!”则是诗人面对庐山的壮丽景色,产生了想要将其全部囊括于胸中的强烈愿望,但又意识到自己的渺小,无法实现这一宏愿,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无限向往与敬畏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庐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庐山的自然美景,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与敬畏之心,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的佳作。
四年不见罗文学,绿鬓朱颜宛如昨。
酒杯春满听啼莺,琴响夜寒弹别鹤。
鹤飞冥冥溯寥廓,仙人遣送长生药。
丹砂九转飞灵光,玉虹白日穿林壑。
岂无踪迹到城郭,词林近日传新作。
待月光分荷露圆,扫云晴带松花落。
高怀自是贮冰清,而我胡为困尘浊。
愁心千尺游丝悬,俯仰交情谁厚薄。
白发为儒世所轻,临池学书意萧索。
闻君近有山中约,狡兔何时当就缚。
珠帘不卷上银钩,独拥残釭坐小楼。
窗外蕉声阶下雨,听来点滴在心头。
绣弧悬在当门,石麟锦璨天徐郎手。
丹山曜彩,天间驰骏,驷闾增旧。
叔宝神清,终军年妙。名场推首。
羡朱缨玉珥,龙文虎脊,青云器,人能否。
满目烽横刁斗。眺中原、难眠清昼。
男儿事业,红旗黄纸,绝尘而走。
简点秋萤,读书弹剑,且停花酒。
愿时平一老,婆娑涧石,更为君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