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蓬山会,平居笑语亲。
薄材陪贾马,高义继雷陈。
南国居方卜,东山道益振。
遽嗟埋玉恨,清泪洒衣巾。
昔日蓬山会,平居笑语亲。
薄材陪贾马,高义继雷陈。
南国居方卜,东山道益振。
遽嗟埋玉恨,清泪洒衣巾。
此诗《挽胡茂老枢密(其三)》由宋代诗人李正民所作,通过对已故胡茂老的追忆与悼念,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对逝者的深切怀念。
首句“昔日蓬山会”,以“蓬山”借指聚会之地,暗示了往昔相聚的美好时光。接着“平居笑语亲”,描绘出日常相处时的亲切与欢笑,强调了两人之间深厚的友谊。
“薄材陪贾马,高义继雷陈”两句,运用典故,将自己比作贾谊、司马迁等历史上的文人,而将胡茂老比作雷焕、陈蕃等以高义著称的历史人物,表达了对胡茂老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的敬仰之情。
“南国居方卜,东山道益振”则进一步描述了胡茂老在南方居住时的计划与行动,以及他所倡导的道义精神在东山地区的传播与影响,体现了胡茂老对社会的积极贡献。
最后,“遽嗟埋玉恨,清泪洒衣巾”直抒胸臆,表达了对胡茂老突然离世的哀痛与遗憾,以及诗人自己因失去这样一位良师益友而流下的泪水,情感真挚,感人至深。
整首诗通过回忆与追思,不仅赞颂了胡茂老的高尚品德与卓越成就,也表达了诗人对其逝世的深切哀悼与怀念,是一首充满深情的悼亡之作。
剥啄敲门走梦周,夜来一雨润方收。
徐郎示我郊行作,亟起讽之天定秋。
苦爱香醪似蜜甜,旧如杜老意拳拳。
而今已作渊明止,别意欲醺醒重怜。
岁月侵寻两鬓稀,驾言乃复叹多岐。
陈诗故匪初来识,辱赠何堪谬取知。
太息先生作今日,顿还诸老在当时。
倦游已恨归来晚,南涧潺湲日日思。
一日复一日,何胜一万周。
有山皆崒崒,无水不悠悠。
为我谋归策,将诗说旧游。
山林与城市,吾亦任乘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