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刘从周教授》
《送刘从周教授》全文
宋 / 刘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凤阁鸾台次第留,此生何必为身谋。

工夫到易通三圣,洁白持身第一流。

桑梓静思如子少,萍蓬自叹此生浮。

还乡若有过从便,会尽人间只点头。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liúcóngzhōujiàoshòu
sòng / liúguò

fèngluántáiliúshēngwèishēnmóu

gōngdàotōngsānshèngjiébáishēnliú

sāngxiōngshǎopíngpéngtànshēng

háixiāngruòyǒuguòcóng便biànhuìjìnrénjiānzhīdiǎntóu

翻译
凤凰楼阁和华丽宫殿依次留下足迹,这一生何苦只为自身打算。
只要努力精进,就能轻易领悟三位圣贤的智慧,保持纯洁的品性是最高的追求。
在家乡静静思考,如同年少时的谦逊,漂泊不定的生活让我感叹人生的无常。
如果能回到故乡,如果有熟人来访,只需点头示意,就足以享受人间的温暖。
注释
凤阁鸾台:比喻华丽的宫廷或显赫的地位。
次第:依次,逐一。
谋:打算,考虑。
工夫:努力,功夫。
三圣:泛指圣贤,可能指儒家的孔子、老子和佛陀等。
洁白持身:保持纯洁的品性。
桑梓:家乡,代指故乡。
子少:年轻人,谦虚自称。
萍蓬: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过从:来往,交往。
点头:表示认同或打招呼,这里象征着简单的交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过的作品,题目为《送刘从周教授》。诗中流露出诗人对朋友学识和品德的高度赞赏,同时也反映了自己对于生命意义和归属感的深刻思考。

"凤阁鸾台次第留,此生何必为身谋。"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受赠者的高雅居所和安逸生活的羡慕,但同时也表示了一种超然物外、不为个人利益所累的心态。

"工夫到易通三圣,洁白持身第一流。" 这两句则是对刘从周学问渊博和品行高尚的赞美。"工夫" 指的是深入的修养和努力,而"三圣" 可能指的是儒家文化中的三位伟大圣贤,即孔子、曾子、孟子,意谓刘从周的学问能够通晓这些圣贤之道;"洁白持身" 则强调了他的清廉和高洁。

接着的两句 "桑梓静思如子少,萍蓬自叹此生浮。" 表现出诗人对故土的怀念和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的感慨。"桑梓" 是古代指称家乡的地方名词,而"萍蓬" 则常用来比喻游子或流离失所的人,诗人自叹此生浮沉,表达了对归宿的渴望和生活的无奈。

最后两句 "还乡若有过从便,会尽人间只点头。" 表示了一种超脱红尘、豁然开朗的心态。诗人说,如果有机会回到家乡,就算是走遍了人间,也只有点头称赞的份儿。

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不仅展现了诗人的高雅情操和深厚的情谊,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灵境界。

作者介绍
刘过

刘过
朝代:宋   字:改之   号:龙洲道人   籍贯: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   生辰:1154~1206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
猜你喜欢

寓阳朔

四野山多少有墟,山形露骨洞岩虚。

眼前疮疾谁能疗,纸上文移我厌书。

功利乘时奚可久,治安长策竟何如。

列城愿得朝歌长,盘错何愁不尽除。

(0)

别张朝升太学

朝发金陵道,暮泛龙江潮。

驰心在桑梓,宁辞归路遥。

送客星初散,离人酒半消。

秋风起天末,秋月明通宵。

俯仰吟怀壮,逸兴何飘飘。

念子青云器,高谈见风标。

况历贤关久,薰陶非一朝。

兹行趋觐省,拜庆乐陶陶。

明当奋鹏翼,九万看扶摇。

(0)

送同年翁进士晏归省

万里青霄路始通,白云情思倍匆匆。

一樽别酒歌黄鹄,十幅归帆逐去鸿。

秋雨江村榕叶暗,夕阳篱落槿花红。

慈恩未报天恩重,寸念难忘是孝忠。

(0)

曹南咏柳·其二

桑柘成林一望遥,长村景物此时饶。

初生细叶笼朝露,下长柔枝近野桥。

秋社散时人踏影,春蚕眠起女攀条。

从今民免无衣叹,善政行看播颂谣。

(0)

公子

五侯门馆斗回鸡,呼酒章台日未西。

却笑燕姬调醉客,花前争唱白铜鞮。

(0)

惜春·其二

一年又是暮春天,冉冉流光下水船。

有酒更须连日饮,几人垂白在花前。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葛天民 王融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