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河湟有感》
《河湟有感》全文
唐 / 司空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一自萧关起战尘,河湟隔断异乡春。

汉儿尽作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huángyǒugǎn
táng / kōng

xiāoguānzhànchénhuángduànxiāngchūn

hànérjìnzuòérquèxiàngchéngtóuhànrén

注释
一自:自从。
萧关:古代边关名,这里代指战争发生的地方。
战尘:战争的烽烟。
河湟:黄河和湟水流域,古代汉族聚居区。
隔断:阻隔。
异乡春:故乡的春天,象征和平美好的生活。
汉儿:汉人。
尽作:全都变成。
胡儿语:胡人的语言,指被占领区人民被迫接受外来文化。
却向:反而,却在。
城头:城墙之上。
骂汉人:辱骂其他的汉人,暗示内部矛盾与人心的复杂。
翻译
自从萧关发生战事,河湟地区与故乡的春天隔绝。
汉人全都学会了胡人的语言,却在城头上辱骂其他汉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疆战乱后的荒凉景象和民族冲突的情境。"一自萧关起战尘",萧关是古代边关之一,这里战尘骤起,说明战争已经爆发,并且可能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给当地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河湟隔断异乡春"中的“河湟”指的是黄河和湟水,它们成为阻隔故乡与异乡的自然屏障,而“异乡春”则是对流离失所者心中无法触及的温暖和生机的渴望。

接下来的两句"汉儿尽作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人"表达了民族文化同化与冲突的复杂情感。"汉儿"指的是汉族人,而"胡儿"则是对其他民族的称呼。在战乱中,一些汉族人可能被迫或选择学习并使用其他民族的语言(作胡儿语),但这种文化上的同化并没有带来和平共处,反而在城头上还能听到对汉人的谩骂声。这不仅是语言的变化,更是心灵深处认同感受的一种扭曲。

整首诗通过对战乱、民族冲突以及文化同化的描绘,展现了边疆地区战争带来的悲凉和复杂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司空图

司空图
朝代:唐   字:表圣   生辰:837~908

司空图(837~908),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人。晚唐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懿宗朝时曾被召为殿中侍御史。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司空图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司空图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猜你喜欢

大明铙歌鼓吹曲十三篇·其九下山东

益之都,鲁之邦,元不纲,兵强马壮碻磝冈。

梗我王化,山输海贡隔梯航。狡狐三穴,跳踯贪狼。

王师薄城,筑我受降。

骈首就缚父与兄,弦歌之化复我邹鲁乡。

(0)

祀蚕姑火龙词四章·其四

火之龙兮,其节甚高。彼麋爵者谁兮,生宠死则逃。

剥民之膏,粥人之国,而死与叛鬼曹。

火龙德,德可褒。

(0)

王承纲女

王客女,春花面,璞玉躯,青年已许东家夫。

如何君王乱礼法,合欢重绾双罗襦。

感君恩,侍君酒,但念高堂父与母。

愿君知妾心,使妾东家奉箕帚。君一怒,父万里。

魂飞鸾刀逐父死,不殉牵羊秦国鬼。

(0)

山中歌

朝牧于林,暮钓于溪,吾何忧而。

(0)

和毛越见寄黄茆山道中绝句

十里黄茆路,几株寒食花。

云从山崦没,日向石林斜。

(0)

尹明府吴越两山亭

长江接海门,一水限吴越。

两山郁相对,峰峦各罗列。

劲势争吐吞,蒸岚互出没。

尹君好游观,结亭山水窟。

阑干出层巅,细路萦百折。

崩石络垂萝,老树着栖鹘。

平生登临兴,尽为山水发。

不知尝瞻人,此地几征伐。

至今两山云,来往似奔突。

嗟余客江海,所历多奇绝。

何当上斯亭,长歌吊遗烈。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