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含愁思,聪明忆别离。
翠衿浑短尽,红觜漫多知。
未有开笼日,空残旧宿枝。
世人怜复损,何用羽毛奇。
鹦鹉含愁思,聪明忆别离。
翠衿浑短尽,红觜漫多知。
未有开笼日,空残旧宿枝。
世人怜复损,何用羽毛奇。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对鹦鹉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对别离和孤独的深沉感慨。开篇“鹦鹉含愁思,聪明忆别离”两句,直接点出了鹦鹉的智慧与它所承载的情感,它仿佛在思念远方的亲朋好友,或是过去的美好时光。
接下来的“翠衿浑短尽,红觜漫多知”,则是对鹦鹉外貌的描绘。翠绿色的羽毛(翠衿)被剪得很短,而它的红色嘴喙(红觜)却显得格外地突出,这种描述不仅形象生动,也反映了诗人对细节的观察。
“未有开笼日,空残旧宿枝”两句,透露出鹦鹉虽然被囚禁,但它的心依然飞翔,它渴望自由。这里的“旧宿枝”可能象征着过去的生活状态,或是诗人心中所珍视的记忆。
最后,“世人怜复损,何用羽毛奇”则表达了诗人对鹦鹉遭遇的同情,以及对它那华美但无益于自由的羽毛的感慨。这里“怜”字表达了一种悲悯之情,而“何用”则是诗人内心的一种叹息,反问世人何必对这等珍奇之物予以伤害。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杜甫的观察力和同理心,也表现出他对于自然、生命及自由的深刻理解。通过鹦鹉这一形象,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具体对象的情感共鸣,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中所蕴含的哲思。
南州产奇卉,丛生翳山泽。
密叶细如钱,修条乱如棘。
迟迟青春深,粲粲素华发。
微芬媲崇兰,幽芳媚晴雪。
繁霜陨高秋,累累缀朱实。
道人有佳致,戒童秉筐笈。
采撷溪之湄,制炼良有法。
渠渠杵百过,冽冽玄霜滑。
上引瑶池浆,下爇琪树叶。
清芬何轮囷,百沸婴执热。
有如连金泥,芳鲜敚饧密。
置之尊俎旁,情亲为予出。
一酌坚玄发,再饮生羽翼。
久之泽肌肤,矧乃秘精血。
远惭铜掌仙,清露粲玉屑。
愿分刀圭馀,终朝蜕凡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