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君臣不易逢,泰陵松柏感遗踪。
朝清转自饶封事,岁稔兼闻罢上供。
白简五侯时局蹐,青编三老日从容。
苑西今旦千门地,辇路恩稀草色浓。
盛世君臣不易逢,泰陵松柏感遗踪。
朝清转自饶封事,岁稔兼闻罢上供。
白简五侯时局蹐,青编三老日从容。
苑西今旦千门地,辇路恩稀草色浓。
这首明代诗人王世贞的《忆昔三首(其二)》描绘了一幅盛世中君臣关系与国家气象的画面。首句“盛世君臣不易逢”,表达了对难得一见的明君贤臣共治天下的感慨,暗示了政治清明的时代背景。接着,“泰陵松柏感遗踪”借陵墓边的松柏寄托对前朝先贤的怀念,体现了历史的沧桑感。
“朝清转自饶封事,岁稔兼闻罢上供”进一步描述了朝廷的清廉和丰饶,官员们勤勉于政事,国家物资丰富,不再频繁征税,百姓得以休养生息。“白简五侯时局蹐,青编三老日从容”则以五侯(古代封爵)的谨慎行事和三老(德高望重的老者)的悠闲自得,展现了社会秩序井然,官员们恪尽职守,而老年人则享受着安逸的生活。
尾联“苑西今旦千门地,辇路恩稀草色浓”以景结情,描绘了皇宫苑囿之外,由于皇帝恩泽减少,昔日繁华之地如今草木茂盛,展现出一种物是人非的淡淡哀愁,寓含了对盛世背后潜在问题的反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明朝盛世的繁荣景象,同时也揭示了其中蕴含的深层社会变迁和人事更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