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陶太守凤山邀饮龙泉寺手谈》
《陶太守凤山邀饮龙泉寺手谈》全文
明 / 区元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是处名山可遍求,况联五马共遨游。

疏松筛日金溜榻,弱筱含烟翠湿裘。

高阁经残僧伴少,石泉龙起玉光浮。

笑弹数着西廓下,月满袈裟局未收。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陶太守与五位友人在龙泉寺手谈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水之美和文人雅集的氛围。

首句“是处名山可遍求”,开篇即以“名山”点出环境之幽美,暗示了陶太守与友人们游历名山大川的雅兴。接着“况联五马共遨游”一句,不仅写出了众人乘马出游的情景,更体现了他们作为官员的尊贵身份和闲适心境。

“疏松筛日金溜榻,弱筱含烟翠湿裘”两句,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景象来渲染氛围。阳光透过稀疏的松树洒在榻上,仿佛金色的溪流;细竹在轻烟中摇曳,翠绿的竹叶沾湿了衣裳。这两句既描绘了自然风光的清丽,也暗示了文人雅士对自然美的欣赏与追求。

“高阁经残僧伴少,石泉龙起玉光浮”则进一步展示了寺庙内的静谧与神秘。高高的阁楼里,僧侣寥寥,只有潺潺的泉水声与之相伴,而水面上似乎有龙腾起,其光芒如同玉石般闪烁,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最后,“笑弹数着西廓下,月满袈裟局未收”两句,将画面推向高潮。在西边的廊下,众人欢笑着下棋,月光洒满了僧人的袈裟,但似乎还意犹未尽,局未结束。这不仅表现了文人雅集的愉悦与忘我,也体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诗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水、寺庙、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代文人雅集的风雅生活,以及对自然美景和友情的珍视。

作者介绍

区元晋
朝代:明

区元晋,字惟康。新会人。越子。明世宗嘉靖四年(一五二五)举人。官云南镇南知州,晋福建兴化府同知。著有《见泉集》。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一、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四等有传。区元晋诗,以附于明万历四十四年刻区越撰《乡贤区西屏集》之《区奉政遗稿》为底本,参校一九五四年重印《区西屏见泉二公合集》中之《奉政区见泉公遗集》。
猜你喜欢

劝农三首

春风勾引出郊行,小队迢迢草路平。
自笑田芜不归去,三千里外劝人耕。

(0)

淳佑七年丁未十一月朔蔡久轩自江东提刑归抵

天地蕃庶草,美恶极莸薰。
古来谁览察,离骚清楚氛。
著作大雅姿,书传挟香芸。
蠹简不烦碎,豕牙贵能豶。
仰天沥肝胆,端欲泾渭分。
太阿秘尚方,风霆发絪緼。
臣直彰主圣,声容谅沄沄。
平生本朝心,畎亩岂忘君。
见几诚不忍,属兹宸虑殷。
自从春无泽,牲璧委冬氛。
何者最感触,民气愁深文。
儒服今绣衣,片言况前闻。
四牡何騑騑,迢递沮遵濆。
君为朝阳凤,我非相府群。
小草志或远,深情词不耘。
幽屏未须去,圣德如放勋。

(0)

潄玉馆

拳石漱芳玉,梦回堪洗耳。
客至馆于斯,妙处从此始。

(0)

花山寺看黄山

借得云房半榻眠,三生夙结静中缘。
茶炉谩著松枝火,趺坐薄团听夜禅。

(0)

山中寄外

泊舟古岸傍,松柏日已昫。
本非同心期,空似西陵路。

(0)

大海洞天留题

每见杭人说洞霄,恨无双翼兴飘飘。
恍观石势如蟠兽,静听泉声若春韶。
既想洞天多窈妙,更知仙境绝尘嚣。
官游到此劳人甚,准拟时来酌一瓢。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