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士励苦行,不能动邻里。
彼或外貌饰,即与时髦齿。
激奖道已微,孰振颓波起。
寒士励苦行,不能动邻里。
彼或外貌饰,即与时髦齿。
激奖道已微,孰振颓波起。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汪炎昶的作品,属奉和体。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不屈不挠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寒士励苦行,不能动邻里。” 这两句描绘了一位贫寒之士尽管努力奋斗,但却未能得到周围人们的理解和支持。这里的“寒士”指的是那些因为贫穷而不得志的人,而“不能动邻里”则表现了他们的孤独与无奈。
“彼或外貌饰, 即与时髦齿。” 这两句诗人通过对比,指出了社会上有些人虽然外表光鲜,但其实内在与时尚流行并无二致,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追求。这里的“外貌饰”是指那些人表面的装饰,而“即与时髦齿”则是说他们随波逐流,与时代的潮流紧密相连。
“激奖道已微,孰振颓波起。” 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激励和对真理的追求。尽管正确的道理在世间已经微弱无力,但诗人仍然希望能够激发某种力量,像激起波浪一样,让真理重新被人们所认识。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贫寒之士与随波逐流者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理想的执着追求,以及在面对社会冷漠和误解时,内心的激励和坚持。
老夫归从东海头,春风送客归秦邮。
出门复睹雁北乡,物我喜得同悠悠。
吴船鼓棹渡江去,乌轮正挂扶桑树。
桃花倚岸笑相看,杜宇催人啼不住。
征袍十年尘土多,濯缨今年《沧浪歌》。
一百五日寒食雨,三十六湖春水波。
交游台榭剪荆棘,继美前修集佳客。
谁能唤起老龙眠,重写耳孙湖上宅。
人间何处无楼,算来积善应难得。
操持一念,应乎万事,尽皆阴德。
伯仲怡怡,亲朋济济,云仍蛰蛰。
任才高王粲,兴同庾亮,谁敢与、元龙敌。
珍重刘郎好事,好溪山、为君拈出。
眼前标致,壁间图画,屏间松竹。
春晚凭高,秋晴眺远,翠红如识。
待他年,看取飞来五凤,记如椽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