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闲借云笈七签》
《闲借云笈七签》全文
宋 / 韩淲   形式: 古风

一从寇谦之,祖尚张道陵。

湮芜五千言,庄列亦不明。

荒哉神仙家,方伎刘向评。

存想与炉灶,后世徒营营。

吾从云笈书,七签岂其情。

山閒焚妙香,君房天禧经。

叩齿理玉池,天风韵流铃。

玉历眇延康,尘劫无足惊。

(0)
鉴赏

这首诗《闲借云笈七签》由宋代诗人韩淲所作,展现了诗人对道教修炼和经典学习的深刻思考与个人感悟。

首句“一从寇谦之,祖尚张道陵”,提及了两位著名的道教人物——寇谦之和张道陵,暗示了诗人对道教传统的追溯与崇敬。接着,“湮芜五千言,庄列亦不明”表达了对道家经典《道德经》及庄子、列子著作的深入研读,但同时也流露出对理解上的困惑与挑战。

“荒哉神仙家,方伎刘向评”一句,诗人对道教中的神仙追求进行了反思,引用刘向的评价,指出这种追求可能显得荒诞不经。接下来,“存想与炉灶,后世徒营营”则进一步探讨了道教修炼中的内观冥想与外在仪式,指出这些方法在后世可能徒劳无功。

“吾从云笈书,七签岂其情”表明诗人选择了阅读道教经典《云笈七签》作为修行路径,但内心是否真正认同这一选择,值得深思。随后,“山閒焚妙香,君房天禧经”描绘了诗人静坐山间,焚香诵读道教经典的情景,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叩齿理玉池,天风韵流铃”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修炼过程中的仪式感,以及与自然界的和谐共鸣。最后,“玉历眇延康,尘劫无足惊”表达了诗人对时间与历史的淡然态度,认为无论过去有多少沧桑变化,都不足以引起内心的波动。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对道教修炼的探索与思考,也体现了其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

作者介绍
韩淲

韩淲
朝代:宋   字:仲止   号:涧泉   生辰:biāo)(1159—1224

韩淲(biāo)(1159—1224)南宋诗人。字仲止,一作子仲,号涧泉,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猜你喜欢

和韩孟郁将归诗三首·其二

莽莽天涯游子心,貂裘敝尽少黄金。

燕台一去几消息,湘水无情自古今。

穷途不作阮藉哭,抱膝聊为诸葛吟。

且共佯狂发长啸,故山遥瞩暮云深。

(0)

赠王君日斋见召乡饮

正月十三江上行,荣赍盛典俨天颜。

礼迎耆硕鳌台表,声重誉髦太学间。

有美衣冠瞻洛社,无瑕璧玉耀商山。

日来华宴趋跄处,宾主东南见二难。

(0)

翠岩亭六首·其二

支策过禅栖,苍云澹幽壑。

诸天问上乘,花雨空中落。

(0)

次韵

春晴载酒一登台,指点河山落日回。

万顷波翻楼橹接,极天云静画图开。

忧时每忆批鳞疏,惊代争传倚马才。

不谓圣朝全盛日,亦令迁客渡江来。

(0)

送刘堉水公祖视篆代还

刘宠声名自汉宫,一钱清誉可谁同。

几年政在文翁上,三月途分鲁国中。

莞水兰荃饶雨露,穗城桃李蔼春风。

主恩莫谓天涯远,行矣燕台跃紫骢。

(0)

重建迎翠楼志成喜步陈琴轩宗伯前韵

飞楼新搆绝纤埃,极目风烟万里开。

芳树摇青分影至,远峰浮翠逼衣来。

六朝文物还今古,千载山河入酒杯。

閒倚危楼娱昼永,檐花散落点苍苔。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