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响蛩音各有情,树间淅沥重凄清。
自从读罢欧阳句,有兴无须更赋声。
蝉响蛩音各有情,树间淅沥重凄清。
自从读罢欧阳句,有兴无须更赋声。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清晨讨源书屋的宁静与深邃。蝉鸣与蟋蟀的低吟交织出一种自然的和谐,它们各自表达着季节的情感。树木间传来的声音,似乎在诉说着秋天的沉思与哀愁,营造出一种浓厚的凄清氛围。
“自从读罢欧阳句”,诗人借欧阳修的诗句,表达了对过往阅读的深刻回忆,以及对文字中蕴含情感的共鸣。这里的“欧阳句”可能指的是欧阳修作品中的某句名言或意境,激发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澜。
“有兴无须更赋声”,则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满足与平静。在经历了深思与回味之后,他发现无需再通过言语来表达情感,因为心中已有足够的感悟和理解。这种状态,是对自我情感的一种超越,也是对自然与文学深刻理解后的宁静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个人体验,展现了诗人对秋天、对书籍、对情感的独特感悟,充满了哲理性和抒情性。
子来观,人观趣,笔词做。友琅琅,朋密密,每遥瞻觑。
空耸现,琼楼景,兆妙玄同所。
门开、风月清明,四序长春堪度。
宜纵酒,时卯上,醉还醒复悟。
逸怀摅,消情减,喜讴吟处。
诚致祷,延彭祖,助本元坚固。
今有、真乐神仙,到斯永遇。
日向南窗犹睡。疏篁外、柴门从闭。
蓦有人来,轻轻敲户,才是转身慵起。正浓美。
一味黑甜,问人间、甚物堪比。除是沉沉烂醉。
忘惊悸、又忘乘坠。
乘也不知,坠也不知,齐生死、一同天地。这些意。
味悟难知,却如同、哑子做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