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闲居贫活计》
《闲居贫活计》全文
唐 / 白居易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冠盖闲居少,箪瓢陋巷深。

称家开户牖,量力置园林。

俭薄身都惯,营为力不任。

饥烹一斤肉,暖卧两重衾。

尊有陶潜酒,囊无陆贾金。

莫嫌贫活计,更富即劳心。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iánpínhuó
táng / bái

guāngàixiánshǎodānpiáolòuxiàngshēn

chēngjiākāiyǒuliángzhìyuánlín

jiǎnbáoshēndōuguànyíngwèirèn

pēngjīnròunuǎnliǎngzhòngqīn

zūnyǒutáoqiánjiǔnángjiǎjīn

xiánpínhuógèngláoxīn

注释
冠盖:古代官员的礼帽,这里代指达官贵人。
箪瓢:简陋的饮食,形容贫穷。
陋巷:破旧的小巷,常用来形容贫民居住的地方。
开户牖:开设门窗,引申为建造房屋。
量力:根据自己的能力。
营为:经营,从事。
任:承受。
饥烹:饥饿时烹煮食物。
一斤肉:这里表示丰盛的食物。
两重衾:两层被子,表示保暖。
尊有:酒樽中有,这里指有酒。
陶潜酒:陶渊明喜欢的酒,代指朴素的生活。
囊无:口袋里没有。
陆贾金:陆贾是汉代的富商,这里代指财富。
莫嫌:不要嫌弃。
贫活计:贫穷的生活方式。
更富:变得更富有。
劳心:费心,操劳。
翻译
达官贵人悠闲度日的少,贫穷人在陋巷生活艰辛。
根据家境开窗造屋,衡量财力购置些园林。
简朴的生活我已经习惯,这样的营生我已承受得起。
饥饿时煮一斤肉吃,寒冷时盖两层被子取暖。
虽有陶渊明的酒,但没有陆贾的财金。
别嫌弃贫穷的生活方式,一旦富裕了反而会心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简朴的居所中过着俭朴但自在的生活。"冠盖闲居少,箪瓢陋巷深"表明诗人远离繁华,选择隐逸于普通而幽静的地方。"称家开户牖,量力置园林"则显示了诗人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适度地安排家庭和庭院,不奢侈不铺张。

"俭薄身都惯,营为力不任"一句,透露出诗人对节俭生活的习惯与认同,同时也强调了自己并不勉强从事超过个人能力范围内的事情。"饥烹一斤肉,暖卧两重衾"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日常生活,即便是吃不饱、穿不暖,但仍能保持温暖和安适。

"尊有陶潜酒,囊无陆贾金"中的“陶潜”指的是东晋时期的文学家陶渊明,以隐逸著称,而“陆贾金”则可能是指南朝宋的文学家陆龟蒙,常用以比喻贫穷。诗人通过这两位古人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对物质财富不太在意的态度。

最后,“莫嫌贫活计,更富即劳心”一句,是诗人对生活态度的一种总结和提醒。他认为,不必为贫穷而感到羞愧或烦恼,因为过于追求富贵反而会增加精神上的负担,失去内心的平静。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物质、淡泊明志的人生哲学。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朝代:唐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生辰:772年-846年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猜你喜欢

寄崔宗文

閒斋春树晚阴移,旧雨曾来独尔思。

录事官清常俸薄,多时不送草堂赀。

(0)

龙兴白云禅师挽词·其二

虫网翻经室,苔侵影塔扉。

坐空尘点劫,拂断六铢衣。

蜀道关山迥,支公绪业微。

祇应湖上月,长见白云飞。

(0)

题老马图

老弃东郊道,空思冀北群。

萧条千里足,错莫五花文。

苜蓿秋风远,蘼芜落日曛。

太平无一事,愁杀故将军。

(0)

和感遇并杂诗六首·其二

胡雁乘朔风,矫矫厉羽翼。

江南稻粱地,异彼阴山北。

所忧弋者篡,缯缴在寻尺。

奈何随阳侣,自剪排风翮。

岂知经罗网,复惧膏鼎鬲。

本不飞冥冥,于今悔何益。

(0)

拟秋胡三首·其三

彼瑶者台,赫赫何人居。彼瑶者台,赫赫何人居。

朝竞纷华,夕已为墟。鬼神害盈,乃丧厥家。

昔为所羡,今可长吁。歌以言之,赫赫何人居。

(0)

次韵王克明三首·其二

江岭孤臣抱寸忠,风雷何日起潜踪。

海连辽碣八千里,山隔燕云百万重。

近喜金滩涌鸂鶒,旧闻绿水泛芙蓉。

自惭点额桃花浪,每羡神鱼作应龙。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