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发南山上,雨落北浮中。
雷惊霹雳火,雨激咆哮风。
倏忽威灵歇,须臾势乃穷。
天地不能以,如女为身空。
雷发南山上,雨落北浮中。
雷惊霹雳火,雨激咆哮风。
倏忽威灵歇,须臾势乃穷。
天地不能以,如女为身空。
这首诗描绘了雷雨的壮观景象,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威力与瞬息万变。首句“雷发南山上,雨落北浮中”以“发”和“落”两个动词,简洁有力地勾勒出雷声从南山发出,雨水在北方降落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动态的氛围。
接着,“雷惊霹雳火,雨激咆哮风”两句进一步渲染雷雨的震撼力。雷声伴随着霹雳和火焰般的光芒,雨点则在狂风的推动下激荡,形成了一幅雷电交加、风雨交加的画面,表现出自然界力量的雄浑与壮丽。
“倏忽威灵歇,须臾势乃穷”两句转折,描述了雷雨的短暂与瞬间性。雷雨的威力仿佛在一瞬间消散,其势头也很快达到尽头。这种快速变化的描绘,体现了自然界力量的不可预测性和瞬息万变的特点。
最后,“天地不能以,如女为身空”一句,将自然界的威力与人的渺小进行对比,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这里的“女”可能是指自然界中的某物,也可能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强调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人在面对自然力量时的无力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雷雨现象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与力量,还蕴含了对生命与宇宙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独特感悟和哲学思考。
中智贵得性,得性非易求。
羡君淠川曲,松竹蔽层丘。
春秋当佳日,兄弟各命俦。
总辔凌晨术,展席面清流。
参差琼峰出,泓澄绮碛周。
缃荷承绣宇,黄鸟响疏楼。
起坐玩芳帙,为乐鲜优游。
河阳耻巧宦,建春压旅愁。
安得周公瑾,为馆孙仲谋。
牧牛去,千山复万山。
上山日出愁起晚,下山日入苦行难。
手中鸲鹆牛伴侣,养来多日能人语。
纵牛不牵绳自垂,听他行食母苦之。
欲归尚忧牛不饱,更近前溪多水草。
但愿年年牛尽肥,主翁足食身足衣。
农家养牛国所赖,恶少城中杀牛卖。
湖州墨竹苏州诗,李侯二美能兼之。
长安尘中忽到眼,坐我六月江南时。
幽人江南结林屋,紫碧森森万竿玉。
清风激昂此君语,六月寒生不知暑。
只今见画思故乡,博山日永凝清香。
人生万事真适意,相对悠然希坐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