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菊》
《咏菊》全文
明 / 黄仲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东篱一夜花开遍,能使秋光胜似春。

香逐金风偏馥郁,色滋玉露倍精神。

月中恍惚杨妃笑,雨后分明西子颦。

试问颓龄端可制,慇勤摘奉白头亲。

(0)
鉴赏

此诗《咏菊》由明代诗人黄仲昭所作,通过对菊花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与寓意。

首句“东篱一夜花开遍”,以“东篱”点出菊花生长之地,暗示菊花在秋天盛开的自然环境。一个“遍”字,生动地描绘了菊花满园开放的壮观景象,仿佛一夜之间,整个世界都被这金黄色的花朵覆盖。

接着,“能使秋光胜似春”一句,将菊花与春天的花卉相比较,赞美了菊花在秋季绽放时的美丽,甚至超越了春天的繁花,突出了菊花在秋天的独特魅力。

“香逐金风偏馥郁,色滋玉露倍精神”进一步描绘了菊花的香气和色彩。金风指的是秋风,这里的“逐”字形象地表现了菊花香气随风飘散的情景,而“馥郁”则强调了菊花香气的浓郁。同时,通过“色滋玉露”描绘了菊花在湿润的秋露滋润下更加鲜艳夺目的景象,体现了菊花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命力。

“月中恍惚杨妃笑,雨后分明西子颦”运用了两个典故,将菊花与古代美女杨贵妃和西施相联系,通过想象中的情景,进一步丰富了菊花的形象,赋予了菊花以情感和故事性,使得菊花不仅仅是自然界中的一种植物,更成为了一种具有人文情怀的艺术形象。

最后,“试问颓龄端可制,慇勤摘奉白头亲”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长辈的关爱与孝顺之心。通过询问菊花是否能延缓衰老,表达了对长寿的渴望,以及对长辈的尊敬与照顾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菊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菊花的自然美,也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是一首富有意境和人文关怀的佳作。

作者介绍

黄仲昭
朝代:明

(1435—1508)明福建莆田人,名潜,号退岩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以直谏被杖,谪湘潭知县,又改南京大理评事。后以亲不逮养,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学佥事。久之乞归,日事著述,学者称未轩先生。有《未轩集》、《八闽通志》等。
猜你喜欢

还家

旧业山塘半,萧萧屋数椽。

琴书总零落,风景只依然。

高树残阳里,青山暮雨边。

归来秋尚早,随处嫩凉天。

(0)

七宝泉

邓尉山中七宝泉,味如沆瀣色如天。

半泓清浅无穷脉,一线长流不记年。

刳竹引归香积内,试茶烹近白云边。

我来酒渴仍秋热,嗽尽馀酣就石眠。

(0)

题宝积寺八咏·其七先月楼

层楼面沧海,月出预能期。

想是凭阑处,人间未见时。

(0)

雨中放舟寻周傅秀才

舍舟登岸入松筠,偶兴源头访隐沦。

扫榻不须延我坐,满庭风雨自留人。

(0)

病起

卧久转无力,空庭晓步迟。

身癯长是病,人说为吟诗。

帘薄风仍怯,窗明日更宜。

床头馀药在,凭仗且扶持。

(0)

早春雨中写怀三首·其三

春阴漠漠锁亭台,莺未曾啼燕未来。

人事不知花厌雨,漫盛檐溜养瓶梅。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