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儿初饭时,桑叶如钱许。
扳条摘鹅黄,藉纸观蚁聚。
屋头草木长,窗下儿女语。
日长人颇閒,针线随缉补。
蚕儿初饭时,桑叶如钱许。
扳条摘鹅黄,藉纸观蚁聚。
屋头草木长,窗下儿女语。
日长人颇閒,针线随缉补。
这首宋代诗人楼璹的《织图二十四首(其三)喂蚕》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诗中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春天蚕儿开始进食嫩桑叶的场景。"蚕儿初饭时,桑叶如钱许",形象地写出蚕宝宝开始享用新鲜桑叶,叶子小如铜钱,显出其娇嫩可爱。接下来的"扳条摘鹅黄",写出了采桑女工轻轻摘取嫩叶的动作,犹如鹅黄色的花瓣般轻柔。
诗人接着将视线转向室内,"藉纸观蚁聚",描绘了孩子们在纸上观察蚂蚁聚集的专注神情,流露出童趣盎然的氛围。"屋头草木长,窗下儿女语",进一步渲染了家庭的温馨和谐,屋外草木生长,室内则充满了家人的交谈声。
最后两句"日长人颇閒,针线随缉补",点明了夏日漫长,人们有更多闲暇时光,妇女们一边享受阳光,一边缝补衣物,体现了古人对生活的恬淡与从容态度。整首诗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田园牧歌式的乡村生活画面,富有生活情趣和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