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凤吹二十四首·其十二》
《凤吹二十四首·其十二》全文
清 / 吴妍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去鲤来鸿意愈真,红情白话语推陈。

偶因小恙停书札,便尔多心疑鬼神。

风露通宵驰远道,江山绝代速伊人。

秣陵草草还离别,旋悔辛劳苦病身。

(0)
鉴赏

这首诗《凤吹二十四首(其十二)》由晚清至民国时期的女诗人吴妍因所作。诗中描绘了深情与思念交织的情感世界,通过自然景象和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主人公内心的复杂情感。

首句“去鲤来鸿意愈真”,以鱼传书的传统意象开始,暗示了远方的思念与期待,而“来鸿”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的真实与深切。接着,“红情白话语推陈”一句,运用色彩对比和语言的比喻,表达了情感的丰富与变化,如同红白相间的言语,既有热烈也有冷静,不断推陈出新。

“偶因小恙停书札,便尔多心疑鬼神”两句,揭示了主人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点小挫折,如何引发了对远方亲朋的过度担忧与猜疑,体现了情感的敏感与脆弱。

“风露通宵驰远道,江山绝代速伊人”则将情感的渴望与追求具象化为穿越时空的行动,仿佛风露之夜的旅程,跨越千山万水,只为尽快抵达心之所向之人。这里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情感体验,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

最后,“秣陵草草还离别,旋悔辛劳苦病身”两句,以秣陵(今南京)为背景,描述了匆匆相聚后又不得不面对离别的无奈,以及对过去辛勤劳累、身体不适的后悔,深化了主题,表达了对相聚时光的珍惜与对未来的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营造,展现了深沉的思念之情与复杂的人性探索,是晚清至民国时期女性文学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作者介绍

吴妍因
朝代:清

江阴贯庄人,光绪十一年生,著名教育家。自幼刻苦勤学,在江阴、苏州等地任小学教员期间,结合教学实践,编纂白话文小学教科书。后任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编辑。后任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国民教育司司长等职。爱好诗词,著有《凤吹诗集》。郭沫若、俞平伯、马叙伦为书题辞。
猜你喜欢

览古四十二首·其十七

董卓劫慈明,次以及伯喈。

子龙独何人,谈笑却啀啀。

高视梁砀上,片云卷而怀。

古来高世士,尘埃岂能埋。

(0)

念奴娇

江南春暮,看麦枯蚕老,故乡风物。

缟袂青裙桑下路,笑动斜阳村壁。

鹅鸭比邻,牛羊日夕,父老头如雪。

桑麻旧语,宁论汉庭人杰。

谁办草草杯盘,朱樱绿笋,逸兴尊前发。

冉冉年华吾老矣,目送孤云明灭。

拾穗行歌,摘瓜抱蔓,此事真毫发。

逢君轰饮,与吾唤取明月。

(0)

水调歌头.题于彦明新居

东湖浸南麓,北荡带西山。

其中大有佳处,元不减商颜。

上有雁峰千叠,下有龙滩百曲,别是一人寰。

昨夜雨新过,流水到花间。一张琴,一壶酒,伴渠闲。

诗成真宰应妒,万象入嘲讪。

北海尊罍依旧,东里杖藜无恙,未放鬓毛斑。

吾亦秣吾马,不怕路盘盘。

(0)

鹧鸪天.九月八日寄松京故旧

客里良辰屡已孤。菊花明日共谁娱。

闭门暮色迷红草,敧枕秋声度碧梧。

三尺喙,数茎须。独吟诗句当歌呼。

故园依旧龙山会,剩肯樽前说我无。

(0)

摸鱼儿.春日西湖泛舟

涨西湖、半篙新雨,曲尘波外风软。

兰舟同上鸳鸯浦,天气嫩寒轻暖。帘半卷。

度一缕、歌云不碍桃花扇。莺娇燕婉。

任狂客无肠,王孙有恨,莫放酒杯浅。

垂杨岸,何处红亭翠馆。如今游兴全懒。

山容水态依然好,惟有绮罗云散。君不见。

歌舞地、青芜满目成秋苑。斜阳又晚。

正落絮飞花,将春欲去,目送水天远。

(0)

南浦

花落楚江流,过西山、雨涨渔村无路。

双浆载愁来,苹沙外、惟有盟鸥相觑。

春波碧草,送君曾是伤情处。

依旧朝云飞画栋,秋满鹤汀凫渚。

斜阳三两人家,□青旗影里,炊烟一缕。

弦索夜深船,凄凉听、还似西风湓浦。

征鸿去尽,梦回明月生烟树。

如此山川无限恨,都付一尊怀古。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