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狗次黄牛,滩如竹节稠。
路穿天地险,人续古今愁。
忽见千花塔,因停一叶舟。
畏途常迫促,静境暂淹留。
巴曲春全尽,巫阳雨半收。
北归虽引领,南望亦回头。
昔去悲殊俗,今来念旧游。
别僧山北寺,抛竹水西楼。
郡树花如雪,军厨酒似油。
时时大开口,自笑忆忠州。
白狗次黄牛,滩如竹节稠。
路穿天地险,人续古今愁。
忽见千花塔,因停一叶舟。
畏途常迫促,静境暂淹留。
巴曲春全尽,巫阳雨半收。
北归虽引领,南望亦回头。
昔去悲殊俗,今来念旧游。
别僧山北寺,抛竹水西楼。
郡树花如雪,军厨酒似油。
时时大开口,自笑忆忠州。
诗中的意境是由具体的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交织而成的。首先,“白狗次黄牛,滩如竹节稠”描绘了山川险峻,水流湍急的场景,给人以动荡之感。而“路穿天地险,人续古今愁”则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之旅,内心所积累的情感沉重。接着,“忽见千花塔,因停一叶舟”展现了诗人因景致思,一时的宁静与停留。
“畏途常迫促,静境暂淹留”反映出诗人对于旅途中不断变化的自然景观和内心世界的矛盾感受。紧接着,“巴曲春全尽,巫阳雨半收”则是对季节更迭与天气变幻的观察,这些都是行旅中的真实写照。
“北归虽引领,南望亦回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纠结和不舍,以及对于过去经历的眷恋。而“昔去悲殊俗,今来念旧游”则是对过往时光的怀念,诗人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世界。
最后,“别僧山北寺,抛竹水西楼。郡树花如雪,军厨酒似油。时时大开口,自笑忆忠州”中,诗人依依不舍地离开一处又一处的场所,这些景象和记忆都深刻地烙印在诗人的心中。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示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世界,以及对于过往经历的深切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