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其三》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其三》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种柏待其成,柏成人已老。

不如种丛彗,春种秋可倒。

阴阳不择物,美恶随意造。

柏生何苦艰,似亦费天巧。

天工巧有几,肯尽为汝耗。

君看藜与藿,生意常草草。

(0)
注释
柏:一种常绿乔木。
成:成长。
人已老:人的岁月已逝。
丛彗:丛丛彗星草。
倒:收获。
阴阳:自然界的阴阳变化。
择:选择。
随意造:随心所欲地创造。
柏生:柏树生长。
苦艰:艰难。
费天巧:耗费天工。
天工巧:自然的巧妙。
耗:消耗。
生意:生机。
草草:简单、不费力。
翻译
种植柏树等待它长大,但人已老去。
不如种丛丛彗星草,春天播种秋天就能收获。
大自然不偏爱任何事物,美丑由心所定。
柏树生长为何如此艰难,仿佛也耗费了天工的巧妙。
天工的巧妙有限,怎会全然为你消耗。
你看那藜藿这类野草,生机勃勃,毫不费力。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体现了他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理解。诗中通过种植柏树与草木的对比,表达了对人生和事物成长过程中的耐心与顺其自然态度的思考。

“种柏待其成,柏成人已老。”这两句点出种植柏树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成长,而等到它成熟时,人可能已经年迈。这不仅描绘了柏树生长缓慢的特性,也暗示了生命中的耐心等待与时间的无情流逝。

“不如种丛彗,春种秋可倒。”这里的“丛彗”指的是容易成活且生长迅速的草木。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自然界中事物各有其成长规律,不必强求快速成果。

“阴阳不择物,美恶随意造。”这两句则是说自然界的阴阳变化并不选择对象,而是依照自身规律运行,带来的结果既可能是美好的,也可能是不利的。这反映了苏轼对宇宙万物运行规律的认识,以及他认为人应顺应自然,不强求个人的意志。

“柏生何苦艰,似亦费天巧。”这两句则表达了对于种植柏树需要付出的巨大努力和时间的感慨,同时也赞叹天地间万物成长的奥妙与复杂性。

“天工巧有几,肯尽为汝耗。”这里的“天工”指的是自然界的创造力,诗人疑问自然界的这种精巧到何种程度,以及是否愿意将这些精华都倾注在某一事物上。这既是对自然界力量的赞叹,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功利的心态。

最后两句“君看藜与藿,生意常草草。”则是劝导读者观察那些容易成活且不断生长的草木,它们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这既是一种对自然界生机的赞美,也是在告诫人们应该像这些草木一样,不断追求生命中的积极意义。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不同植物的生长特性,展现了苏轼对于人生、自然和创造力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甲辰除夕杂咏七首·其三

荆树分开连理枝,萼楼长枕异当时。

琴床明日春风到,坐念徽之悼献之。

(0)

观园中花木杂咏七首·其三

可怜夹竹桃,深红间浅绿。

水边篱落间,飘飘绝拘束。

此君入仙源,风韵自然足。

(0)

送家叔回台·其一

客中聚首慰蹉跎,饯别匆匆唤奈何。

第一伤心歌黍麦,再三致意慎风波。

中年陶写宜丝竹,遗老栖迟合涧阿。

莫向黄公垆畔过,旧时朋辈已无多。

(0)

隐居杂兴·其十

尽日霞封郊树间,藏愚养拙避嚣阛。

青堆螺髻山千叠,绿绕柴门水一湾。

出岫浮云闲自散,傍林野鸟倦飞还。

携儿呼酒庭中坐,墙外亭亭竹笋班。

(0)

二月廿九日游董氏坟庵次钱成夫韵

明朝二月三十日,三分己过二分春。

莫思万事且饮酒,林外提壶亦劝人。

(0)

送嘉兴经历茅某之松江府判

柳塘水漫晓扬舲,离思乱逐花冥冥。

芙蓉旧种参军幕,芍药新开判府厅。

三江龙蟠走海白,九山凤舞入云青。

理閒觅句坐长日,芳草芊眠春满庭。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