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迟来日去何疾,六十五见此日除。
明发束修能有几,太平田舍读残书。
迟迟来日去何疾,六十五见此日除。
明发束修能有几,太平田舍读残书。
这首诗以质朴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迟迟来日去何疾"描绘了日出缓慢而日落迅速,形象地展示了岁月如梭的意境。诗人已经六十五岁,感叹时间飞逝,"六十五见此日除"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忧虑。"明发束修能有几"意指早晨起来能有多少次带着学费去教书的日子,暗示了诗人可能已经接近退休,对未来的日子感到不确定。最后,"太平田舍读残书"则流露出在太平盛世中,诗人选择在乡村度过余生,阅读剩余的书籍,享受宁静的晚年生活。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含着对岁月无情和人生无常的深深感慨,同时也展现出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平静生活的态度。
路与樵人争,深入寒山曲。
缅维小宛堂,曾驻高人躅。
丘壑构天然,秀野远尘俗。
露滴疏花红,烟寒芳草绿。
中藏一径幽,曲似仙源复。
隐君此啸歌,结庐俯苍麓。
岩间閟寒泉,雪花满空谷。
冷光动翠微,疏响激幽瀑。
胜地归禅宫,到今仰薖轴。
夕阳孤磬闻,归僧入云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