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杭州杂诗和林石田·其十八》
《杭州杂诗和林石田·其十八》全文
宋 / 汪元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世变长椎髻,时更短后衣。

魏庭翁仲泣,唐殿子孙非。

树秃鸦争集,梁空燕自归。

断桥春已暮,无赖柳花飞。

(0)
注释
世变:世事变迁。
长椎髻:古代女性的一种发型。
时更:时代更迭。
短后衣:指当时的流行服饰。
魏庭:魏朝的宫廷。
翁仲:古代宫门外的石人像,象征守护者。
子孙非:子孙后代不在。
树秃:树木光秃秃。
鸦争集:乌鸦聚集。
梁空:梁柱空荡。
燕自归:燕子自行归来。
断桥:残破的桥梁。
春已暮:春天即将过去。
无赖:令人讨厌。
柳花飞:柳絮飘飞。
翻译
世事变化无常,发型从椎髻变为短后衣。
魏朝宫殿的石像柱上,似乎有哭泣的翁仲,唐朝的子孙已经不在这里。
树木光秃,乌鸦争抢栖息;梁柱空荡,只有燕子归来。
春天已接近尾声,断桥边,恼人的柳絮纷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时代变迁、社会动荡的景象。"世变长椎髻,时更短后衣"表明世风日下,人们的穿着打扮也随之变化,可能是在批评当时的奢侈与不伦理现象。"魏庭翁仲泣,唐殿子孙非"则是对历史的反思和怀念,魏、唐两朝的辉煌已成过去,现在的后人却无法复兴往日的荣耀。

"树秃鸦争集,梁空燕自归"描绘出一幅荒凉的画面,可能象征着国家动荡、社会秩序破裂。"断桥春已暮,无赖柳花飞"则是对时光易逝和个人无力的感慨,断桥可能象征着往昔的美好不再,而春天即将过去,只有那些无依无靠的人在飘散的柳絮中寻找安身之所。

整首诗流露出作者对于世事变迁、时光易逝以及个人命运无常的深刻感慨。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这是一种典型的宋末元初诗人的心态,他们面临着南宋王朝的覆灭和蒙古政权的建立,社会动荡不安,个人命运多舛。

作者介绍
汪元量

汪元量
朝代:宋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咸淳(1265年~1274年)进士。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善鼓琴供奉内廷。元军下临安,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留大都,侍奉帝后。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囚禁狱中,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常去探望,两人以诗唱和,互相激励,结下了深厚情谊。
猜你喜欢

过刘寔夫都谏旧宅偶成辄寄

柴门寂寂昼长扃,苑树移阴霜满庭。

共许登堂论契阔,今来立马叹伶俜。

朝中旧恨平津阁,湖上清风孺子亭。

试向沧浪问渔父,此时还有几人醒。

(0)

送钟大尹之湖口县

作宦浔阳兴亦佳,不须勾漏问丹砂。

水当县郭时时白,山倚江城面面遮。

民醉却逢终日社,官閒每放午时衙。

使君自是今潘岳,试看河阳一县花。

(0)

送指挥邓安守备真定二首·其二

兵法满胸中,奇谋妙折冲。

共荣分阃寄,还拟取侯封。

落日明旌旆,飞霜上剑锋。

即看残寇灭,销甲事春农。

(0)

乐府二首题曾时进双挽卷·其一

五峰高,五峰高。肤寸雨天下,桔槔胡尔劳。

萧萧风木增悲号,人生踪迹殊蓬蒿。

(0)

和待隐园二十咏·其十八

招隐山头第四泉,坐来深汲见奫然。

主人一挽天河力,引到方壶已十年。

(0)

和待隐园二十咏·其十六

位先八座裴公府,家近扁舟范蠡湖。

见说午桥风骨好,寿时曾入画中无。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夏竦 徐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