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度医家子,君平卜肆翁。
萧条昨日事,彷佛古人风。
旧宅雨生菌,新阡寒转蓬。
存亡谁一问,嗟我亦穷空。
叔度医家子,君平卜肆翁。
萧条昨日事,彷佛古人风。
旧宅雨生菌,新阡寒转蓬。
存亡谁一问,嗟我亦穷空。
这首诗是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作,表达了对友人杜婴大醇的怀念之情。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哀伤与无奈。
"叔度医家子,君平卜肆翁。萧条昨日事,彷佛古人风。"
这两句通过提及叔父(可能指代亲近的一位长者)之子的医学才能,以及友人的平和、公正的品性,来描绘一个温暖的人际关系。接着,诗人将注意力转向昨日的事情,感慨地发现它们已经变得遥远,如同古人留下的风范。这两句展示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传统文化和道德理想的追求。
"旧宅雨生菌,新阡寒转蓬。"
这里通过自然景象来表达诗人的心情。旧宅在雨水滋润下生出苔藓,新耕地上的野草则在寒风中摇曳。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凄凉的氛围,显示了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主题。
"存亡谁一问,嗟我亦穷空。"
最后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离去感到困惑与哀伤。诗中提出的“存亡”问题,是对生死的深刻思考,而“我亦穷空”的感慨则是对个人的有限和无常的认识。这不仅是对已逝之人的怀念,也是对自己生命境遇的一种反思。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消逝、时间流失以及个人生命有限的深切感慨。王安石在这里展现了其深厚的情感和敏锐的哲思,是一首充满怀旧之情与生死哲理的佳作。
君不见汉家漠北多王庭,胡儿百万窥边城。
烽火终宵烟焰起,羽书结辙缤纷行。
龙韬太社传纶綍,虎将中军严鼓钲。
挥戈止日长城窟,带甲连云细柳营。
星斗迢迢回北极,风雨凄凄暗南国。
青鸢旗映紫貂裘,白马辔拥黄金勒。
雷轰电掣驱前骑,鹏运鹰扬开右翼。
燕然山上杀声连,雁门塞下汉威宣。
军令五申浮玉斝,皇恩三锡照金莲。
暑往寒来惊六琯,歌台舞榭音书断。
三春梅柳别情多,千里相思衣带缓。
行路难,吹剑高歌栖贺兰。
愿将功列麒麟阁,一任衾横翡翠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