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经人散藓花深,千古谁能更赏音。
只好岸巾披鹤氅,风清月白坐弹琴。
听经人散藓花深,千古谁能更赏音。
只好岸巾披鹤氅,风清月白坐弹琴。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人独自在静谧的虎丘山中聆听佛经后的场景。"听经人散藓花深",写出了夜晚经声散去后,只有苔藓丛生的小径和深沉的花影,营造出一种空寂而幽深的氛围。"千古谁能更赏音",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超凡脱俗的听经体验的独特感受,认为这是常人难以理解或欣赏的。
接下来的两句,"只好岸巾披鹤氅,风清月白坐弹琴",诗人形象地描绘了自己披着宽大的鹤氅,独自坐在清风明月之下弹琴的情景。这不仅展现出他的闲适与高雅,也寓含了对心灵净化和精神追求的寄托。整首诗通过听经、披鹤氅、弹琴等动作,传达出诗人超然物外、追求内心宁静的禅意生活态度。
今朝五十八,明日五十九。
未来不可思,过去何所有。
世相空里花,毁誉镜中丑。
不推羊鹿车,喜随牛马走。
自愧膝穿芦,却怪肘生柳。
发散少冠束,面厚多尘垢。
战退生死军,打碎无明臼。
使尽老婆心,笑破虚空口。
两岸既不容,中流非所守。
来往任风波,去住绝偕耦。
天际望长安,寒空一回首。
回首问时人,谁是侬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