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礼密庵塔》
《礼密庵塔》全文
宋 / 释居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监本白拈贼,行家福建僧。

分甘行异类,名不挂传灯。

一句定宗旨,通身是葛藤。

葛藤桩倒也,此道复中兴。

(0)
鉴赏

这首诗《礼密庵塔》由宋代诗人释居简所作,通过独特的笔触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对历史传承的尊重。

首句“监本白拈贼,行家福建僧”以“白拈贼”与“福建僧”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佛法修行中的正邪之辨,以及对传统与创新的思考。白拈贼可能象征着违背佛法原则的行为或思想,而福建僧则代表了遵循佛法、实践禅宗精神的修行者。这一对比强调了在修行道路上坚守正道的重要性。

接下来,“分甘行异类,名不挂传灯”进一步阐述了修行者面对诱惑时的选择。这里的“甘”可能指诱惑或舒适的生活,而“异类”则可能是指偏离佛法正道的行为。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修行者不应被外在的诱惑所动摇,而应坚持自我,不为世俗名利所累,即使在修行的道路上,也要保持纯净的心灵,不挂名于世间功利的“传灯”。

“一句定宗旨,通身是葛藤”则揭示了修行的关键在于把握核心信念,即“宗旨”。一个真正的修行者,其言行举止皆应体现佛法的精神,如同葛藤般紧密相连,无处不在地体现着佛法的教义。这里将修行者的内在修为比作葛藤,形象地说明了佛法精神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成为生命的一部分。

最后,“葛藤桩倒也,此道复中兴”以葛藤的倒下比喻佛法精神的暂时受挫,但强调了佛法的永恒生命力。即使在困难时期,佛法的精神也不会消逝,而是会再次复兴,继续照亮众生的道路。这表达了诗人对佛法传承不息的信心和对佛法复兴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佛法修行中的正邪之辨、坚守信念、内在修为与外在表现的关系,以及佛法精神的永恒性,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的深刻理解与敬仰。

作者介绍

释居简
朝代:宋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涧,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涧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
猜你喜欢

减字木兰花·其一咏梅

天然标格。不问青枝和绿叶。彷佛吴姬。

酒晕无端上玉肌。怕愁贪睡。谁会伤春无限意。

乞与徐熙。画出横斜竹外枝。

(0)

寄吴晞远

官路声名二十年,江乡旧仰贰车贤。

推将事业归尘外,收得功夫到酒边。

解榻几闻招隐士,炷香终日对韦编。

公朝况是登耆哲,早晚蒲轮稳著鞭。

(0)

视役于清偶书四韵寄示幕中宾客

经旬一水湄,风土化缁衣。

岂敢嗟于役,何当赋式微。

云山晴特秀,花木暖相辉。

期子同携手,春游事勿违。

(0)

重九彦清出猎独处无聊

独上层楼意已阑,栏干倚遍悄无言。

白衣不至黄花少,怅望庭闱涕泪繁。

秋节堪悲惟暮节,牛山独叹异龙山。

解嘲不见狂从事,落帽风流作等闲。

(0)

用韵赠傅学士兼述怀思古·其二

万里求成质鬼神,频年虐执误斯民。

忘忧每藉杯中物,积闰频迎塞外春。

顾我蹒跚仍久困,观君慷慨岂长贫。

如闻近献升平录,应述修和勉主人。

(0)

鹧鸪天.胡提舶生日

月上初弦映左弧。葭吹六琯转璇枢。

日边远近瞻新渥,天下中庸系两都。

犀献角,蚌回珠。皇皇星节烛扶胥。

满斟北海尊中酒,请寿安期涧底蒲。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