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天宁寺塔铃歌》
《天宁寺塔铃歌》全文
清 / 叶名澧   形式: 古风

天风无声铜仙泣,浮图高耸十三级。

尘沙飘堕悬铃孤,厂臣冯保名可识。

双林松桧参天长,遗窟久付狐魅藏。

风云鱼水信难恃,得毋铸此谀空王。

三千宝琅云中舞,塞耳不闻钟与鼓。

镫火高悬燕蓟郊,膏脂力竭东南土。

威权早窃荐绅危,象教有灵神鬼怒。

青玉峥嵘飞鸟绝,此塔历遍兴亡劫。

九鼎潜移十庙荒,异代伤心有残铁。噫吁嘻!

奄人倒柄持太阿,铁牌豫诫良非苛,煌煌祖训将如何!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古老的天宁寺塔及其铃铛的故事,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历史变迁与权谋之下的沧桑。首句“天风无声铜仙泣”,以拟人手法写铜仙像在风中仿佛哭泣,暗示了塔铃的孤独与历史的沉寂。接着,“浮图高耸十三级”描绘了塔的雄伟,而“尘沙飘堕悬铃孤”则揭示了其孤立无援的境况。

诗人提到厂臣冯保,暗示了政治权力的介入和影响。“双林松桧参天长,遗窟久付狐魅藏”暗指塔的遗迹被遗忘,为妖魅所占据。接下来的诗句表达了对权臣窃取威权的批判,以及佛教信仰在动荡中的无力感。

“三千宝琅云中舞,塞耳不闻钟与鼓”运用夸张手法,讽刺了权贵们的奢华与忘却。而“膏脂力竭东南土”则揭示了搜刮民脂民膏的后果。诗人对于权臣的警告和对祖训沦丧的忧虑贯穿始终。

最后,诗人感慨“青玉峥嵘飞鸟绝,此塔历遍兴亡劫”,表达对历史沧桑的深深感叹。整首诗以“九鼎潜移十庙荒,异代伤心有残铁”收束,寓意着王朝更迭,物换星移,只剩下残破的铁迹。

叶名澧的《天宁寺塔铃歌》以细腻的笔触,寓言式的叙述,揭示了历史的无情和权力的虚妄,具有深刻的警示意义。

作者介绍

叶名澧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望江南·其五

双红豆,如火复如珠。

如火解温金鸭否,如珠曾上玉盘无。切莫赠齐奴。

(0)

望江南·其八

都门好,蜜酪不论钱。

朝沦建团冰后饮,夜携蕲簟月中眠。瓜果一时鲜。

(0)

河传·其一效孙光宪

新月。娇绝。照人吹笛。露似珍珠。满衣蟾影杏花疏。

铜壶。迢迢清漏徂。花侵格子穿双眼。银河浅。

望断西来雁。翠楼阴。单凤衾。沈吟。可知楼上心。

(0)

重叠金·其四

绿荷风动双鸳浴。浴鸳双动风荷绿。归燕翠帘垂。

垂帘翠燕归。品棋知玉冷。冷玉知棋品。

凉榭水沈香。香沈水榭凉。

(0)

菩萨蛮·其九

广场筑就三千步。民兵列队森成堵。号令下层台。

阵形天际回。年年逢十一。万姓同欢悦。

此日战氛高。誓将残寇销。

(0)

南楼令.余养疴歌乐山时,与尹默晨夕相共。东还以后,虽居一市,踪迹渐疏,顷得其手书,寄此为报

歌乐万松声。还家梦里听。算年来、发已星星。

又把茱萸勤远瞩,风雨候,却多晴。菊酿制颓龄。

从游愧未能。路东西、似隔千程。

幸道黄河清有日,留眼在,看升平。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何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